《合同法》第80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p>
1關于何時生效及生效的要件
債權轉讓的生效時間是指轉讓合同成立后,合同權利從何時開始由債權人移轉于受讓人。根據我國《合同法》第80條:“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生效力?!睂Υ艘幎ǎ腥死斫鉃槲覈逗贤ā穼鶛噢D讓采用‘通知到達生效’原則,也就是對已成立的債權轉讓協議,債權人未將債權轉讓的事實通知債務人的,因缺乏法定的生效要件而未生效。也有觀點認為,根據法條的字面意思,規定的是“未經通知,對債務人不生效力”,而不是轉讓合同不生效。這兩種理解,即對債務人生效和使轉讓合同生效,兩者產生的法律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合同是否成立,取決于當事人的主觀意志,體現的是雙方自愿的原則。債權轉讓協議的當事人,只有債權人(轉讓人)與受讓人,債務人并沒有參與訂立,其非此合同的當事人。所以,當債權轉讓的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時,該合同即成立并生效。而且,通觀各國立法及民法理論(德國、法國等),幾乎均主張債權之轉讓,依當事人之間的讓與契約或者相應的原因關系,即生債權移轉之效力,其間不存在履行行為,但非經通知債務人,對債務人不生效力。對于債權轉讓協議何時生效的理解,王*明教授的觀點亦可為典型代表:“對讓與人與受讓人之間的債權讓與關系而言,是否通知并不是債權讓與的構成要件,通知不應當影響債權人和受讓人債權讓與協議的成立,即一旦當事人之間達成債權讓與協議,則該協議在當事之人間發生效力,債權發生移轉,任何一方違反協議,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3]
綜上,債權轉讓協議中的“通知”不是債權轉讓協議生效的要件,債權轉讓協議自雙方訂立時起即成立并生效。
2關于生效的效力
關于債權轉讓的效力,我們可以分為對內效力和對外效力。所謂對內效力即是發生于債權轉讓當事人之間的效力;而發生于讓與當事人和第三人之間的,則稱為對外效力。(1)對內效力具體即是該協議對債權人產生的效力和該協議對受讓人產生的效力。債權由轉讓人(原債權人)轉移給受讓人,轉讓人脫離債的關系,受讓人取代轉讓人成為債的關系的當事人,即新的債權人。(2)對外效力即是該協議對債務人(債權人與受讓人作為協議的雙方當事人)產生的效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發生醫療事故醫院不解決怎么辦,醫療事故哪里管
2020-11-23縱容他人犯罪怎么處罰
2020-12-24庭審程序有什么
2021-01-29商標注冊費用是多少
2020-12-06重大交通事故處理手續有哪些
2021-01-24交通事故要求賠償怎樣訴訟
2020-12-10欠錢被起訴房子能正常過戶嗎
2021-02-06房產解押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10合同詐騙罪概念是什么
2021-02-26工傷事故等級有哪些
2021-01-08接=解除合同后工資怎么補償
2021-01-28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企業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商務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是否屬于稅前扣除的范圍
2020-11-23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形式如何確定
2021-03-12汽車投保的技巧
2021-02-14怎樣區分保險事故發生前后的解除
2020-12-26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提交哪些資料
2021-02-19車險理賠“過期” 責任究竟在誰
2021-01-04怎樣確定保險責任與保險事故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