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債務相互抵消
一、債權債務抵消的要件:
1、抵消人與被抵消人之間互負債務、互相債權。雙方互享債權、互負債務為雙方行使抵消的前提條件。
另外,當事人雙方存在的兩個債權債務關系,須均為合法存在。其中任何一個債為不法,均不得主張抵消。
2、抵消的債務必須是同種類的給付。
如果雙方互負債務的標的物種類不同,如允許抵消,則不免使一方或雙方當事人的目的難以實現。用以抵銷的通常是同種類的貨幣或者十五。
如果種類相同而品質不同,用品質較高者與品質較差者抵消時,對于被抵消人并無不利,應當允許。
如果一方或者雙方的債權標的物為特定物,原則上不允許抵消,尤其是以種類物債權抵銷特定物債權時,更不允許。
二、抵消方式:
法定抵銷
法定抵銷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當事人雙方互負債務互享債權
抵銷發生的基礎在于當事人雙方既互負債務,又互享債權,只有債務而無債權或者只有債權而無債務,均不發生抵銷。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互享債權,一般因兩個法律關系而發生,但也不排除當事人雙方基于多個法律關系而累計的對待債權債務。比如,甲欠乙款200萬元,乙第一次向甲購貨欠款150萬元,第二次購貨欠50萬元。甲可以以乙兩次共欠其的200萬元貨款債權,抵銷其欠乙的200萬元工程款。
雙方債務均已到期
抵銷具有用相互清償的作用,因此只有履行期限屆至時,才可以主張抵銷,否則,等于強制債務人提前履行債務,犧牲其期限利益。
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
種類相同,指合同標的物本身的性質和特點一致。比如都是支付金錢,或者交付同樣的種類物。品質相同,指標的物的質量、規格、等級無差別,比如都是一級大米。債務種類品質不相同,原則上不允許抵銷。債務的標的物品質種類相同還表明,用以抵銷的債務應當是物而非行為,因為行為具有特定的人身性質,不具有可比性,很難使雙方債權在對等額內消滅。
當事人雙方互負到期債務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下列情況除外:
1.依照法律規定不得抵銷的。
2.按照合同的性質不得抵銷的。比如應當支付給下崗工人的生活保障金,不得用以抵銷工人欠企業的債務。具有特定人身性質或者依賴特定技能完成的債務不得抵銷。比如根據教學合同,乙校的張老師應去甲校講授數學課一個月,而甲校的李老師也負有在乙校講授一個月數學課的義務,講課報酬相同。雖然是同種類債務,時間、報酬都相同,但由于張、李二人的講授方法不可能相同,因此,雙方的講課債務不能抵銷。
當事人主張抵銷的,必須以意思表示為之,該意思表示以口頭或者書面通知對方時發生效力,對方為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的,通知到達其法定代理人時發生效力。
抵銷不得附條件或附期限。附條件的債權在條件不成就時,不能實際享有,而條件有可能不成就。附期限的債權在期限尚未到來時也并未存在,將效力不確定的債權抵銷,可能損害一方當事人的權利。
在當事人雙方債權債務互為相等的情況下,抵銷產生合同關系消滅的法律后果,但如果債務的數額大于抵銷額,抵銷不能消滅合同關系,而只是在抵銷范圍內減少債權。比如,甲公司尚未償還乙公司20萬元人民幣到期債務,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20萬元貨款的債務也已屆清償期,雙方協商一致將債務互為抵銷,雙方的合同關系即歸于消滅。如果乙公司應償付甲公司50萬元人民幣貨款,那么乙公司與甲公司的債權相互抵銷后,仍負有償還30萬元人民幣的債務,其與甲的購銷合同不能消滅。
協議抵銷
協議抵銷,指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使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在對等額內消滅。
法定抵銷與約定抵銷都是將雙方債務在對等額內消火。但兩者有不同,主要表現在:
抵銷的根據不同
法定抵押是基于法律規定,只要具備法定條件,任何一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約定抵銷,雙方必須協商一致,不能由單方決定抵銷。
對抵銷的債務的要求不同
法定抵銷要求標的物的種類、品質相同;約定抵銷標的物的種類、品質可以不同。比如可以約定以煤炭抵銷運輸費,以二級大米抵銷一級大米。抵銷的標的物的種類、品質盡管不同,但一般說來,他們的價值基本相當,比如以1500公斤特級蘋果抵銷2000公斤一級蘋果。
對抵銷的債務的期限要求不同
法定抵銷當事人雙方互負的債務必須均已到期;約定抵銷,雙方互負的債務即使沒有到期,只要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愿意在履行期到來前將互負的債務抵銷,也可以抵銷。
程序要求不同
法定抵銷,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未到達對方,抵銷行為不生效;約定抵銷,雙方達成抵銷協議時,發生抵銷的法律效力,不必履行通知義務。約定抵銷使交易活動更加靈活,對當事人也更為便利,但當事人約定抵銷必須堅持自愿、公平的原則,防止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作出同意抵銷的表示。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債權債務相互抵消的法律規定”的法律知識解答,正確理解債權債務抵消的涵義及其類型,抵消應該遵循法律的的規定走相應的程序。若您還有其他疑問,本網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您有需要歡迎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伙人鬧翻了怎么撤資
2021-01-12犯受賄罪一般會判死刑嗎
2021-02-10簽訂贈與合同應注意哪些
2020-12-18離婚案件訴訟中能不能申請回避
2020-12-22質押關系還是保管關系是怎樣的
2021-01-15刑事速裁程序能否上訴
2021-01-03降低損失的退保技巧有哪些
2020-12-22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2人身保險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2-01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26保險合同成立
2020-11-23推進保險業 依法攻陷消費者心理陰影
2020-11-16四川省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啟動了
2020-12-08自然災害車險賠嗎
2021-01-31保險公估機構監管規定有什么
2021-01-06土地出讓金的是什么,土地出讓金的返還方式有哪些
2020-11-13如何確定土地轉讓協議的有效性
2020-12-09如何設計企業拆遷補償方案才能達到整體利益最大化
2021-03-23有地契拆遷怎么安置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