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收益權轉讓就是將自己債權的收益權轉讓給其他人的情況。
一、履行通知義務的時間
債權收益權轉讓一旦在債權人與受讓人之間達成合意即有效成立,債權會馬上移轉于受讓人。債務人不是債權收益權轉讓合同的當事人,債務人是否同意債權的轉讓合同,并不影響債權收益權轉讓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是否通知債務人只決定債權收益權轉讓對債務人有無法律約束力,而不能決定債權收益權轉讓有無效力。因此即使沒有通知,在債權收益權轉讓達成合意后,受讓人即取代原債權人的地位而成為債權人。受讓人因受讓債權而具有原告資格。
如果一味強求通知義務要在訴訟之前完成,并且在訴訟中人民法院以此為由駁回受讓人的訴訟請求,則違背了設立債權收益權轉讓的立法本意——及時解決經濟糾紛,鼓勵交易、促進經濟的正常流轉;同時又曲解了合同法第八十條規定的立法本意,該條規定通知義務意在一方面尊重債權人對其權利的行使,另一方面維護經濟秩序的相對穩定,以債務人得到債權收益權轉讓的通知的時間為分界點,確認債務人應當履行其償債義務的對象.
二、履行通知義務的方式
履行通知義務的方式在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釋中并沒有明確限定,筆者認為可以以口頭方式(如果債務人不予認可,則需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
三、履行通知義務的主體
按照合同法的規定來理解,“通知”的履行主體是債權人,受讓人并沒有義務履行通知義務,但是,債權人是否履行通知義務卻直接關系到受讓債權能否對債務人發生效力。
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要是進行債權轉讓的,其中的債權收益權也是可以進行轉讓的。但是轉讓必須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否則的話轉讓行為就是無效的。
債權收益權轉讓法律糾紛
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務人將債務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保證期間,債權人依法將主債權轉讓給第三人的,保證債權同時轉讓,保證人在原保證擔保的范圍內對受讓人承擔保證責任。但是保證人與債權人事先約定僅對特定的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或者禁止債權轉讓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保證期間,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讓部分債務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對未經其同意轉讓部分的債務,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但是,保證人仍應當對未轉讓部分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因此,未通知擔保人,并不影響債權轉讓合同或債務轉移合同的有效性,而是對保證人是否應當承擔保證責任及保證責任的多少產生影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超過多長時間視為放棄訴訟
2021-03-21法律規定離婚證據與婚外情證據有哪些
2021-03-07離婚協議書如何簽訂
2021-01-04上班期間突發疾病怎么賠償
2020-12-31霸王條款是合同欺詐嗎
2020-11-29未成年繼承遺產需要償還債務嗎
2020-11-30拆遷安置房可以買嗎
2021-01-10關于開發商的“套路”購房者應如何應對
2021-01-03業主不交物業費被起訴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1-27二次固定合同到期終止怎么賠償
2020-12-12勞動合同無效影響工資支付嗎
2020-12-26酒駕判緩刑會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1-01-22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企業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有哪些
2021-01-17貨損保險合同代理是如何發生的
2021-02-21交通保險理賠誤區有哪些
2020-11-22工商局工作人員值班期間死亡,能認定為工傷嗎
2021-01-22保險理賠多久到賬
2021-02-14偽造 涂改有關證明騙取保險金案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