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訊的概念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39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聽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見。審查起訴階段依法訊問犯罪嫌疑人就是本文所指的提訊,也稱之為檢提。
偵查階段,對同一項證據反復取證次數最多的莫過于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與辯解,其目的在于通過反復訊問,固定嫌疑人供述,并進一步獲取信息,為獲取其它證據創造條件。庭審階段,對于被告人當庭進行訊問從嚴格意義上講,是一種舉證行為,通過公訴人對被告人的訊問,使和議庭獲取對被告人供述與辯解是否予以采信的依據。
審查起訴階段界于二者中間,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因而這一階段的提訊主要有下列三項任務:
1、對卷宗審查的補充,對證據的全面復核。在對卷宗材料進行審查的基礎上,圍繞嫌疑人的供述與辯解,進行全面的證據復核。要通過提訊,發現供述與其它證據或已證事實間的矛盾,再通過審查手段,對發現的矛盾加以排除。
2、對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辯解進行親歷檢驗。審查起訴以書面審查為主,提訊犯罪嫌疑人給我們提供了當面審核供述真實性的機會。與書面審查相比,提訊可以更為直觀的對供述進行審查,不僅可以通過供述的實質內容進行審查,同時可以通過嫌疑人做供過程中的各種表現考量其供述的真實性。
3、接觸、了解、熟悉犯罪嫌疑人,為庭審做準備。提訊可以被看作是庭審訊問前的一次預演,承辦人要通過提訊,充分接觸犯罪嫌疑人,了解嫌疑人對指控的心理態度、對被控事實和罪名的辯解理由、語言特征與習慣,更主要的是要通過提訊,探知案件可能存在的爭議焦點,從而為出庭支持公訴做好全面的準備。
提訊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
1、合法性原則
任何一項司法活動首先應當遵循的原則都是合法性原則,提訊工作也不例外。遵守刑訴法、刑事訴訟規則等關于提訊的各項規定是做好提訊工作的先決條件,此外對于提訊工作規范的相關內部規定也是應當嚴格遵守的。合法的提訊主要包括形式合法與內容合法,從形式上講,應當遵守下列規定:提訊應當由至少兩名檢察人員進行、書記員一般不應獨立進行提訊、提訊應在規定場所內進行、提訊筆錄項目完整、嫌疑人、訊問人、記錄人核對筆錄并分別簽名確認等;從內容上講,刑訊逼供等非法獲取言辭證據的方法應被嚴厲禁止,提訊的過程中應當嚴格保障犯罪嫌疑人充分進行辯解和辯護、閱讀并要求修改筆錄、進行揭發檢舉等各項權利。
2、客觀性原則
檢察人員不僅承擔著查明犯罪、指控犯罪的責任,同時還要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因此必須時刻保持客觀與公正的態度,決不能因為事先對于案件卷宗的審查而先入為主,主觀的認為犯罪嫌疑人已經構成犯罪或不構成犯罪,特別是對于犯罪嫌疑人在預審階段的供述,既不能主觀的認為已經如實供述,也不能武斷的判定為虛假陳述。這里我們必須要提到對預審供述的認識問題,首先,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與辯解作為言辭證據的一種,必然符合言辭證據的形成規律。言辭證據的形成受到陳述人感知能力、記憶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影響,不同的年齡、視聽等感官條件、社會經驗閱歷、受教育程度、語言習慣等都會在感知、記憶、表達的過程中形成巨大的個體差異,造成不同的人對于同一件事的不同表述,但這種差異的存在恰恰是符合客觀規律的表現,而不能直接作為我們判別究竟是誰在講假話的標準。其次,案件的不同性質也會使言辭證據具有不同的特征。對于相對簡單的案件情況,供述往往會相對詳盡;反之對于相對復雜的案件情況,如時間跨度大、涉案人員眾多、犯罪手段及過程復雜等,嫌疑人往往會做出相對籠統的供述,而且經常會存在較多的記不清的情況,這種情況也屬正常。最后,嫌疑人供述與供述筆錄之間還不能完全的劃上等號,在嫌疑人供述轉化為供述筆錄的過程中,依然會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這與嫌疑人供述的同步錄音錄象是有本質差別的。在轉化的過程中,詢問人的作用至關重要,訊問人在訊問過程中對嫌疑人的引導、記錄人在記錄過程中對于原始供述內容的主觀判斷、取舍、精練、用語變化都會導致供述與供述筆錄間存在差異。
3、全面性原則
這里的全面主要是指既要要求嫌疑人如實供述涉案的犯罪事實,同時也要充分傾聽并重視嫌疑人無罪或罪輕的各種辯解,特別是犯罪嫌疑人針對有罪指控所做的辯解,要引起案件承辦人的高度重視,一些諸如針對有無作案時間、是否在作案地點、是否達到法定責任年齡及其它是否符合犯罪構成要件的重要辯解,一定要在審查過程中加以排除,否則就無法達到起訴條件。另一方面,要在符合規范的前提下進行全面訊問,著重要做到幾個必問:一是羈押和強制措施情況必問,旨在辨別對嫌疑人是否存在非法羈押或超期積壓的情況;二是除了出生日期和年齡外屬相必問,從中國的傳統文化角度出發,屬相是辨別人的年齡,特別是農民年齡的有效方法;三是文化程度和簡歷必問,借此直接了解嫌疑人的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及生活經歷,從而確定與嫌疑人的交流方式與方法;四是在告知涉嫌罪名的同時,嫌疑人對此有無異議必問,得以直接獲知嫌疑人的認罪態度;五是家庭情況必問,進一步核實嫌疑人的身份;六是到案情況必問,從而甄別嫌疑人是否具有自首情節;七是是否有揭發檢舉必問,用以評定嫌疑人是否具有立功情節;八是以上所說是否屬實必問,一者形式所需,二者為將來在多次訊問筆錄中確認屬實埋下伏筆。以上的八個必問是在我們提訊中經常容易被忽略的,因而有必要加以強調。
4、規范性原則
規范是質量的前提,若想做好提訊工作,就必須對提訊工作加以全方位的規范。首先,提訊工作的規范配置應當是一檢一書,檢察員主要負責訊問,書記員主要負責記錄,在此基礎上雙方互為補充。其次,使用規范語言進行提訊是規范提訊的核心,畢竟提訊工作主要是依靠語言來完成,提訊的主要任務之一是要為庭審作準備,因而要時刻提醒自己,盡可能的以庭審的標準規范提訊用語,誘導性發問、指示性發問、欺騙性發問等不規范的訊問方式均應主動加以避免。提訊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一般情況下,應在核對完嫌疑人的身份等一般情況后,給予嫌疑人一定的時間進行自主陳述,隨后再由訊問人圍繞案件事實有針對性的進行重點訊問。對于其中一些程序性的發問,如告之承辦人姓名、告之相關訴訟權利等應在一定的范圍內采用相同的規范用語。最后就是提訊筆錄應當記錄完整不缺項,用詞用語力求準確,在交嫌疑人核對前應先由訊問人校閱,訊問人、記錄人、嫌疑人的簽名捺印應當符合規范。
5、計劃性原則
做好提訊工作絕非想象中那么簡單,特別是在一些疑難復雜案件的審查過程中,提訊的質量將直接影響案件審查以及出庭支持公訴的質量。能否通過提訊,發現現有證據間的矛盾,掌握嫌疑人的心理狀況,預知法庭的辯論焦點,都是衡量提訊質量的標準。因此高質量的提訊必須依托全面、周詳的計劃。我們這里所講的計劃包含三方面的內容:第一,訊問提綱。圍繞案件事實和已經掌握的證據,針對嫌疑人可能做出的辯解,制定較為詳盡的訊問提綱,但注意要與庭審的訊問提綱加以區別,因為我們不可能在提訊時就把已經掌握的證據和盤托出。第二,就案件涉及的相關學科領域或基本常識有計劃的加以準備和學習。例如對于案件所涉及的專業領域、案發地點較為復雜的地理特征、涉案人員間較為復雜的關聯關系、其他在提訊中可能用到繁榮基本常識等都需要承辦人在提訊前有計劃的進行準備。第三,訊問人和記錄人要根據預審筆錄中所反映出的嫌疑人語言特征和語言習慣,在語言和文字方面,結合訊問人與記錄人的配合問題,進行有計劃的準備。
6、安全性原則
提訊按照規定在看守所內進行,但絕不意味著提訊工作就沒有危險,所以就要通過規范提訊行為杜絕各種危險情況的出現。在提押犯罪嫌疑人至提訊室的過程中,應保證兩人提押,提訊人應始終保持在嫌疑人身體側后方半米的位置;訊問過程中,應盡量避免提訊人采取坐姿與嫌疑人正面近距離接觸,核對筆錄或其它物證、書證的,應讓嫌疑人坐在原位進行;嫌疑人在筆錄上簽字一般要選擇提訊臺以外的其他位置,簽字時提訊人仍應處于嫌疑人身體側后方半米的位置,待收好簽字筆后再取回筆錄。此外,應盡量避免嫌疑人接觸卷宗材料,并隨時注意觀察嫌疑人的情緒或生理變化,提早發現情況,及時采取果斷措施,如中止訊問、及時還押等。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提訊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對于被告人當庭進行訊問從嚴格意義上講,是一種舉證行為,通過公訴人對被告人的訊問,使和議庭獲取對被告人供述與辯解是否予以采信的依據。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改制后是否需要建立新賬
2021-01-06應收賬款質押是否可以對抗優先受償權
2021-03-21女方婚前購買房產婚后男方出資裝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20放棄繼承權將不會產生代位繼承
2021-01-01政府回購房土地出讓金要交多少
2021-03-21按份共有房產已過戶可以贈與嗎
2021-01-23抵押擔保的種類有哪些,哪些財產可以做抵押
2020-12-29競業限制是先仲裁還是先起訴
2021-03-22競業限制單方簽字生效嗎
2021-03-05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24得過抑郁癥還能否購買人壽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2020-12-19車輛失而復得 保險賠償該退
2021-01-08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1-02-26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4受益人的指定和變更是怎樣的
2021-02-08免責期
2020-11-16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地方政府文件說了算嗎
2021-03-24房屋拆遷補償低,拆遷維權可以提高補償嗎
2021-01-08東莞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9先拆遷再簽訂補償協議違法嗎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