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法官是什么情況需要回避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法官需要回避的情形包括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四條?回避理由
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前三款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第四十六條?回避決定
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回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
二、刑事訴訟法回避制度的程序
1、回避的種類
自行回避、申請回避、指令回避。
2、申請主體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3、申請期間
訴訟的任何階段。
4、申請方式
書面或者口頭,不論是檢察人員、審判人員自行回避,還是當事人申請辦案人員回避。
5、告知程序
法院應當依法告知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申請回避,并告知其合議庭組成人員、獨任審判員、書記員等人員名單。
6、決定主體
院長:審判人員、法院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
檢察長:檢察人員、檢察院書記員、檢察院聘請或者指派的鑒定人、翻譯人員。
偵查機關負責人:偵查人員及由其指派或聘請的翻譯人員、鑒定人。
機關決定:審委會決定院長、檢委會決定檢察長或者偵查機關負責人。
7、申請回避后的處理和救濟程序
非法定情形的,法庭當庭駁回,并不得復議。
提出回避申請--(審查期間)--作出回避與否的決定--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復議決定。
申請復議一次的主體:被駁回回避申請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接到通知時)。
審查期間原則上程序停止,但偵查程序除外。
復議期間,訴訟活動不停止。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法官需要回避的情形包括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等。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原創文章侵權如何賠償
2020-12-26公司融資后倒閉怎樣去處理
2021-01-01買賣合同運輸到達前誰承擔風險
2021-02-04信用報告中有強制執行記錄嗎
2021-01-04遺產非必須留給法定繼承人嗎
2021-03-16房產贈與的份額很少怎么收稅
2020-12-26如何應付房屋租賃中易見的法律糾紛
2020-11-26對用人單位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規定
2020-12-12勞務合同中途中止需要補償嗎
2020-11-23在外地工作發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拖欠農民工工資單位沒錢怎么辦
2021-03-10什么是貨運保險合同
2020-12-23車輛續保要注意什么
2021-01-18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車上責任險案例
2020-11-21外貿保險單背書
2020-12-15也談《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01保險金請求權的時效是多長
2021-03-25交通保險理賠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