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約損害賠償屬于合同履行過程中,合同當事人違約的一種承擔責任的方式。對于違約損害賠償而言,合同守約方需要知道主張違約損害賠償的標準是什么以及主張違約損害賠償有哪些原則需要堅持。下面,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相關內容供您參考。
違約損害賠償數額的確定原則
(1)完全賠償原則。
完全賠償原則是指因違約方的違約行為而對受害人造成的全部損失都應當由違約方負賠償責任。具體包括:直接損失與間接損失,積極損失與可得利益損失。《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
(2)合理預見規則。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損失賠償額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應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根據這一規定,只有當違約所造成的損害是違約方在訂約時可以預見的情況下,才能認為損害結果與違約行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違約方才應當對這些損害進行賠償。
如果損害不可預見,則違約方不應賠償。采用合理預見規則的根本原因在于,只有在交易發生時,合同當事人對其未來的風險和責任可以預測,才能計算其費用和利益,并能夠正常地從事交易活動。如果未來的風險過大,則當事人就難以從事交易活動。
(3)減輕損失規則。
所謂減輕損失規則是指一方違約后,另一方應當及時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否則,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減輕損失規則規定在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應當采取適當的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采取適當的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
減輕損失規則是依據誠實信用原則而產生的。未盡到減輕損失義務,已構成對誠實信用原則的違反。同時,按照過錯責任原則的要求,一方在另一方違約后,未能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損失擴大,其本身也是有過錯的,過錯人應對自己的過錯行為所導致的后果負責。
(4)經營欺詐賠償規則。
該規則是基于法律的明確而適用的,在法律無明文規定時便不可適用此規則確定損害賠償數額。
以上四項原則就是用來確定違約損害賠償的相關限制。違約損害賠償數額的確定需要根據案件具體判斷,不能一概而論。如果你遇到合同違約糾紛不知道怎么主張違約損害賠償數額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站的律師獲得解答,他們會為您維護自己合法權益。
違約損害賠償的確定方式有哪些
違約損害賠償的特點
什么是違約損害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是私營企業嗎
2020-12-20對方違章停車發生刮蹭誰的責任
2020-12-18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1-03-08部分判決不服上訴的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08車被盜后撞死人,我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29肇事逃逸中二次肇事如何處罰
2020-11-23國企改制重組員工補償金怎么算
2020-12-10擔保合同的主合同是什么
2021-03-16勞動合同中止怎么恢復
2021-02-14用人單位在節日當天要求加班怎么算工資
2021-03-09如何進行人壽保險理賠呢
2021-03-07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發展現狀
2021-02-28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保險合同變更的要件有哪些
2021-01-03保險公估人業務有哪些
2020-12-18保險受益權基本問題探討
2020-12-12第二輪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1-02-22土地征用與土地轉讓是什么意思
2021-03-10征地公告發布之前種樹就能獲得拆遷補償嗎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