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署名是什么意思
修正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48條以列舉的方式規定了八種侵犯他人著作權的法定情形,其中第八種情形是“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這里的“制作”和“出售”屬于一般的事實行為,幾乎不會產生歧義。“作品”的含義雖然比較復雜,但著作權法第三條對它已有明確的界定,即包括以文字、口述、音樂、美術、建筑、攝影等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領域內的作品。因此,如何正確地理解“假冒他人署名”的含義成為準確適用該法條的關鍵所在。過去法學理論界的通說以及司法實務部門的通行做法都主張“假冒他人署名”就是指在自己創作的作品上署他人名字的行為。
理論依據
綜觀各種關于“假冒他人署名”就是指在自己創作的作品上署他人之名的行為以及該行為構成侵犯著作權的理由,無外乎以下三個方面:
1、它是保護作者署名權的題中之義。因為假冒他人署名行為侵犯的權利客體是著作權中的署名權,而根據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二)項的規定,署名權是指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它具體包括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不署名、署真名以及署筆名的選擇權,這是從作者行使權利的角度去理解的。如果反個方向從禁止他人不正當署名的角度去理解,署名權還包括更深一層次的意思,即不允許他人冒自己的名去發表或者發行作品,否則就有侵權之虞。這也就是我們在著作權保護過程中的經常要談到的反冒名問題,它是著作權概念本應具備的內涵
2、它是保護作者精神權利的需要。由于作品是智力創作成果,所以著作權領域內的假冒不同于一般商品的假冒,它會因所發表作品的庸俗和低劣而給作者的聲譽造成損害,這是典型的侵犯作者精神權利的行為。如果著作權法連這種行為都不加控制或者不予理涉的話,那么法律對創作人之精神權利的保護就顯得太不完整了。更何況大多冒名作品往往把侵害的矛頭徑直指向被冒者作品的整體,精神權利被損害不僅會造成名家嚴重的精神痛苦或者某種潛在的精神利益的喪失,還會直接影響其本應取得的經濟收入。因此假冒他人之名發表自己作品的行為與著作權的精神權利和財產權利息息相關,理當納入著作權法調整的范圍。
3、許多國家的法律規定和判例可以進一步印證傳統解釋的正確性。從不保護精神權利的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到一直保護精神權利的傳統大陸法系國家日本,都把反冒名作為著作權法的固有內容。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總結的相關內容,如果對本文章還有什么不能夠理解的,可以通過律霸網找律師進行咨詢指導,他們能夠直接的告訴你的答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責任認定要多久
2021-02-08書記員是審判人員嗎
2021-03-07財產保全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2-20現在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10執行標的的異議
2021-01-11可以在停車位免費停車嗎
2021-01-29準予離婚調解書不服怎么辦
2020-12-22商業銀行可以經營哪些業務
2020-12-17合同生效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3-04非法占有是否具有處分權
2021-01-16購房還貸有哪些小技巧
2021-01-06簽約后沒幾天就離職要扣錢嗎
2021-03-11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上下班途中騎電動車自行摔倒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7貨物運輸途中滅失,代辦托運人需要賠償嗎
2021-01-03貨車超重出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無證駕車撞傷行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7車上人員受傷如何理賠
2021-02-05自然災害致人死亡保險公司賠償標準
2020-11-14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