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糾紛起訴解除合同可以申請保全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訴訟的,當事人要求解除合同時,如果對方當中人有惡意轉移標的物等妨害訴訟請求實現的行為時,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一條?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采取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后,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申請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該合同失去意義,應歸于消滅。在此情況下,我國合同法允許當事人通過行使解除權的方式消滅合同關系。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此即債務人拒絕履行,也稱毀約,包括明示毀約和默示毀約。作為合同解除條件,它一是要求債務人有過錯,二是拒絕行為違法(無合法理由),三是有履行能力。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此即債務人遲延履行。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內容中非屬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當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應由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履行催告,給予一定的履行寬限期。債務人在該履行寬限期屆滿時仍未履行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對某些合同而言,履行期限至為重要,如債務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實現,于此情形,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時,也應如此。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針對某些具體合同規定了特別法定解除條件的,從其規定。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訴訟的,當事人要求解除合同時,如果對方當事人有惡意轉移標的物等妨害訴訟請求實現的行為時,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只有上市公司才有股票嗎
2020-12-13財產損害賠償的侵權行為
2021-03-03職工承諾不繳社保,單位不繳算不算違法
2021-02-08反擔保成立的要件是什么,組合貸款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23合伙企業財產范圍及性質
2020-12-10公交車下客時人被撞責任認定標準
2021-02-25孫子能替奶奶打贍養費官司嗎
2020-11-25學校檔案弄丟是行政之訴還是侵權之訴
2020-11-13房產贈與部分轉賣需要交哪些稅費
2020-12-21為什么集資房不可以抵押貸款
2021-03-17鄉村規劃外的違法建設如何處罰
2021-02-24勞動關系轉移通知
2020-12-10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有哪些
2021-01-12解除保險合同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18藥品超出保險條款范圍 法院判決保險公司賠償
2020-11-24旅游財物被盜旅行社該賠嗎
2020-12-24他人毀壞財物后能否要求其和保險公司一起賠償
2021-03-01保險經營范圍和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有限制嗎
2020-12-14土地承包經營權如何排除妨害
2020-12-21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是什么意思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