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在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方面需要簽訂合同,一份合理合法的合同可以維護合同雙方的合法權益。那么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履行合同該怎么辦?法律法規中對于不可抗力又是怎么規定的?下面律霸的小編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一、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履行合同的法律規定。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條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本法所稱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1、“不能預見”是指在該種具體情況下,合同當事人對這個事件是否發生是不可能預見的。如果是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的事件不能作為不可抗力事件。
2、“不能避免”是指盡管當事人對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采取了及時、合理的措施,但客觀上仍不能防止這一意外情況的出現。如果該事件的發生完全可以通過當事人及時、合理的措施,但客觀上仍不能防止這一意外情況的出現。如果該事件的發生完全可以通過當事人及時、合理的作為而避免,則不屬于不可抗力,如盜竊、因防火不慎失火。
3、“不能克服”則是針對該事件所造成的損失結果而言,即這種損失是無法挽回和縮小的。
二、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履行合同中不可抗力的事件。
不可抗力事件通常包括兩大類:一類是自然觀象,如地震、臺風、水災、旱災等;一類是社會現象,如戰爭、政變、政府封鎖禁運等。此外還有一種是政府行為,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以后,因政府當局頒布新的政策、法律和行政措施而導致合同不能履行。
三、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履行合同中的責任限制。
1、延期履行后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也就是說,若當事人未能在合同約定的期間內履行合同義務,逾此期限發生不可抗力事件,該當事人仍應對此不可抗力事件造成的損的承擔責行,這也是對當事人延期履行的加重責任。
2、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這主要是為了便于對方當事人盡早采取措施,避免損失進一步擴大。如果未盡此義務,則應對對方本來可以避免的損失負責。
3、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該證明一般應由相關職能部門出具。主張以不可抗力免責的一方當事人,不能履行上述通知和舉證義務的,應向另一方當事人承擔賠償責任。
以上是小編對于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履行合同的法律法規的總結。不論我們簽訂的是哪方面的合同,合同雙方都應該依法履行合同職責,但是不可抗力的因素是我們合同雙方不能左右的,如果在履行合同的時候遇到不可抗力的因素我們應該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來處理。
合同中規定不可抗力范圍有哪些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應該是終止還是解除
合同因為不可抗力損失要求賠償,可以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日租房怎么做才合法
2021-01-18人事爭議被申請人提交答辯書的限期是多久
2021-01-09股權惡意轉讓后能否打撤銷權糾紛官司
2020-11-16可以對家暴行為提起訴訟嗎
2021-02-19家暴離婚能請求離婚賠償嗎
2020-11-29探視權與探望權的區別
2021-03-19沒領結婚證的婚姻關系如何了斷
2021-02-22交通事故責任劃分及賠償標準
2020-12-3065歲老人房子還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0-12-22離職時降工資合法嗎
2020-11-20新入職員工當月應扣培訓費嗎
2021-01-07勞務分包合同適合什么法律
2020-12-07試工期階段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3-07調崗降薪案例一
2021-01-062013年工資改革方案
2021-03-25又一座僅供瞻仰的神龕——對《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解讀
2020-11-20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2-09運輸貨物毀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2人身保險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0-12-01三者險保險人的義務包括哪些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