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私放在押人員罪辯護詞
審判長、審判員:
公訴人在指控陳某的行為構成了私放在押人員罪的同時,也認為陳某具有投案自首的法定從輕減輕情節。根據指控的情節本辯護人認為,即使法庭認為指控的罪名能夠成立,在對陳某的行為作出法律評價時,也應結合其所具有的一個法定從輕減輕情節和三個酌定從輕減輕情節(間接故意、夏X明僅脫逃兩天且未對社會造成新的危害和陳某一家五口僅靠其一人的工資收入維持)的因素,對其作出免于刑事處罰的判決。
但是,從公訴人剛才發表的公訴意見中可以看出,公訴人用了大量的篇幅從客觀要件上論證陳某構成了私放在押人員罪,卻對陳某在主觀要件上是否也符合私放在押人員罪只字不談,這種只談客觀要件不談主觀要件的控罪方式,不但有客觀歸罪之嫌,更違反了主客觀相一致的定罪原則。本辯護人認為,從主觀要件分析,陳某的行為不符合“明知夏X明企圖逃跑”的主觀心態,不應按照刑法400條第1款認定為私放在押人員罪,為此,特發表陳某不構成私放在押人員罪的辯護意見,請合議庭予以采納。
一、陳某是在主觀上并不明知夏X明企圖逃跑的前提下為其解開腳鐐并讓其單獨外出的,故其不符合故意犯罪的主觀要件,不構成指控的罪名。
我們知道,私放在押人員罪屬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產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希望或者放任犯罪結果的發生。具體到本案,即陳某明知自己為夏X明解開腳鐐和讓其單獨外出夏X明就會逃跑,卻仍然為夏X明解開腳鐐和讓其單獨外出,最終導致夏X明逃跑的行為。可見,陳某在允許夏X明單獨外出時,是否明知夏X明會企圖趁機逃跑,是陳某是否構成指控罪名的最關鍵因素。如答案是肯定的,陳某就構成指控的罪名;如答案是否定的,陳某就不構成指控的罪名。
在司法實踐中,認定明知與否無外乎兩種情況:一是在押人員與監管人員之間就逃跑一事進行過事先商量與通謀;二是根據生活常識和經驗可以得出在押人員肯定會逃跑的必然判斷。案卷材料顯示,陳某與夏X明從未就夏X明逃跑一事進行過商量,這表明,陳某無法通過明示的方式知道夏X明要逃跑。至于說到能否根據常識和經驗判斷出夏X明要逃跑,證據材料也同樣給予了否定的回答。剛才的法庭調查已經證實,在今年6月至8月期間,夏X明曾三次外出就醫,三次外出都曾出現過解開腳鐐單獨外出的情況,但前兩次夏X明均按照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返回到了押解人員處,這就使得包括陳某在內的所有押解人員都產生了一個錯誤判斷,認為即使為夏X明解開腳鐐,讓其單獨外出,其也不會逃跑。
陳某在交待材料中對自己的主觀心態是這樣表述的:我“認為他在自己監管的監舍內表現還可以,過于自信,疏忽大意地私放夏X明一個人回家,認為他會回來,過分相信”。夏X明在交待材料中也說“也許是他對我產生了信任,我前兩次出來的時候,也單獨到外面玩了40多分鐘,但最后還是回來了,也許是過分信任我,所以他不擔心我會逃跑”。用看守所干警危X元和朱X才等押解人員的話說,直到中午一點多鐘夏X明的電話仍未接通,“我們才意識到夏X明可能已經跑了,感到了事態的嚴重性,就趕緊打電話向邱遠明所長報告了此事。”
上述證據表明,在今年8月24日的那一天,在陳某為夏X明解開腳鐐并在十一點三十分左右讓其單獨外出時,其主觀上并不明知夏X明會借機逃跑,結合陳某一旦確認夏X明可能已
經脫逃就請朱X才獄醫向邱遠明所長報告此事的情節,更能得出陳某明知夏X明逃跑的時間應該是中午一點多鐘。由此可見,陳某并不符合私放在押人員罪中明知在押人員企圖逃跑的主觀要件。
對于本辯護人的上述觀點,公訴人在第二輪辯論中提出。私放在押人員罪的主觀要件,并非是指陳某明知夏X明企圖逃跑仍然為其解開腳鐐并允許其單獨外出,而是指陳某明知夏X明不能脫離監管,卻仍然為其解開了腳鐐并允許其單獨外出使其脫離了監管。換言之,我的觀點是要明知夏X明企圖脫逃,公訴人的觀點則是明知夏X明會脫管。究竟應當是明知逃脫還是脫管,究竟是誰在偷換概念,只要原文引用最高院編寫的《刑法(分則)及配套規定新釋新解》便可得出結論。書中寫道“如果明知某在押人員企圖逃跑,但卻放任不管,屬于故意,此時應以私放在押人員罪定罪。如果不知道其想逃跑,結果致使逃跑,構成犯罪的,則應以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定罪。”可見,本案中的明知,只能是指陳某是否明知夏X明會脫逃,而不是是否明知夏X明會脫管。
二、對于夏X明的脫逃,陳某在主觀上存在過于自信的過失,屬于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的行為,但因未造成嚴重后果,也不構成過失犯罪。
刑法400條涉及到了故意和過失兩個罪名,即第一款的私放在押人員罪和第二款的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兩罪在客體要件、客觀要件和主體要件上完全相同,區別在于主觀要件不同。在前述辯護意見中,本辯護人已向法庭陳述了陳某不構成私放在押人員罪的理由。那么,陳某是否構成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的過失犯罪呢?根據案卷中證明的事實,從主觀要件分析,本辯護人認為,陳某的行為完全符合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的行為,且在主觀上存在著過于自信的過失。本案中過于自信的過失,是指陳某應當預見自己為夏X明解開腳鐐讓其單獨外出的行為可能會導致夏X明脫逃的結果,由于過于自信的認為夏X明不會逃跑,而為其解開腳鐐并讓其單獨外出,最終導致夏X明脫逃結果發生的行為。從哲學的觀點看,故意犯罪的行為與結果之間是一種必然的因果關系,而過失犯罪的行為與結果之間是一種或然的因果關系。
在前述辯護意見中,本辯護人向法庭談到,從夏X明在三次外出就醫時,三次解開腳鐐單獨外出就有兩次如期返回的情節看,解開腳鐐單獨外出的行為與脫逃的結果之間并無必然的因果關系,否則就無法解釋夏X明前兩次如期返回的行為。可見,單獨外出脫離監管與脫逃之間存在的是一種或然的因果關系。除了我以上引用的言詞證據外,以下證據也能進一步證實本案確實是一起因過于自信的過失而導致的在押人員脫逃事件。
從陳某本人的交待和危X元、朱X才和危X元等人的證詞看,當他們一開始用電話與夏X明聯系不上時,陳某還相信夏X明不會做對不起他的事,還對其他同事說“沒事,我相信他,可能是沒信號。”當大家多次打電話仍然聯系不上時,陳某心里還一直認為夏X明是因為跟妻子好長時間沒見面,想多呆一會兒,還說“再等一下,再等一下,我相信他會回來的。”可事實上,當陳某在對大家說這些話時,夏X明早已逃到了鷹潭。這些證據表明,對于夏X明可能發生的逃跑,陳某在主觀上確實存在過于自信的過失。但是,本辯護人在此要強調指出的是,盡管對于夏X明的脫逃陳某存在主觀上的過失,但陳某也同樣不構成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理由很簡單,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是一起結果犯罪而非行為犯罪,陳某的行為必須造成嚴重后果才能被定罪,由于脫逃人員夏X明的刑期未達10年以上,脫逃期間沒有繼續犯罪危害社會,故陳某的過失行為因尚未達到犯罪起刑點而不能被定罪。
綜上,本辯護人認為,陳某是否構成私放在押人員罪,關鍵在于判斷其在為夏X明解開腳鐐并讓其單獨外出時,主觀上是明知夏X明一定會逃跑還是應當預見夏X明可能會逃跑。從辯護人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所有證據都顯示這是一起因過于自信的過失導致的在押人員脫逃事件,沒有任何一份證據能夠證明這是一起明知為夏X明解開腳鐐并讓其單獨外出其就會脫逃,卻仍然為其解開腳鐐并讓其單獨外出的私放在押人員案件。為此,本辯護人懇請法庭依照事實和法律,對陳某宣告無罪。
辯護人:
日期:
二、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四百條?【私放在押人員罪】司法工作人員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司法工作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脫逃,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律師為私放在押人員罪的被告人辯護時,可以從被告人是否存在主觀故意等方面進行辯護。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是否為之前債務承擔責任
2021-03-16合理實施哪些行為的可以不經肖像權人同意
2021-01-25股份、股票可否用于抵押
2021-01-14交通事故庭外調解流程有哪些
2021-02-12票據行為票據能力是如何的
2021-01-08變更小孩監護人必須滿足的條件
2021-01-05離婚后探視權的時間規定
2021-01-19獨資有限公司是否可以股權贈與
2020-12-052020最新的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等級是怎么樣的
2021-02-05買家不想和賣家解除合同補齊材料可以嗎
2021-01-18個人投資開發房地產應注意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27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競業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競業限制補償金如何生效
2020-12-26公司無故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1-01-30新勞動法被辭退怎么賠償
2020-12-14勞動糾紛追討時間是多久
2021-03-10投保人對被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無效嗎
2020-11-17借車撞人全責 一方鑒定定案
2021-02-10保險中的多買與少買的含義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