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及時做好證據的補救工作。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證據有下列七種: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陳述、鑒定結論、勘驗筆錄。上述證據的證明效力是由強到弱排列的。因此,當事人的證據補救工作應從證明力較強的證據開始著手。首先應要求對方訂立書面還款計劃或還款協議,寫明何時、何地、欠款數額、計劃還款的次數及協議人簽字等事項,這種書面證據是直接證據材料,證明效力最大。
二、取得證人證言或者調查筆錄。借條丟失引發債權債務糾紛后,債權人可以要求借款業務發生時的在場人(與當事人有利害關系的除外)作為證人出庭作證,也可以由證人出具書面證言材料。另外,債權人還可以通過委托律師的辦法,由代理律師出面與債務人接觸,在債務人尚未察覺的情況下,將借款的前后過程制作成調查筆錄或詢問筆錄。這種證據可以作為間接證據使用,證明力較前弱。
三、獲取視聽資料。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明確界定了非法證據的判斷標準和排除規定,該《規定》第六十八條規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這就是說,除了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如故意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以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如竊聽)取得的證據外,其他情形不得視為非法證據。這說明,如果未經相關當事人同意取得的錄音錄像資料沒有侵害到他人的合法權益,也沒有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則該錄音錄像資料就可以作為認定案件的依據。該《規定》第七十條還規定,有其他證據佐證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制件,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據此,當您遇到借條丟失的情況時,可以通過電話錄音、談話錄像等多種方法,在與債務人的交流中,將借款時間、地點、數額等關鍵語言巧妙地摻進談話內容。取得視聽資料后,可以作為直接證據使用。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實婚姻能分遺產嗎
2020-12-18學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1-21什么是擔保期限
2021-01-01父母離婚小孩有自由選擇跟誰的權利嗎
2020-11-11法官上街 宣講家庭暴力案例
2021-01-24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2021-01-29交通事故導致舊病發作怎么賠償
2021-01-12簽名只簽姓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6哪類集資房能夠轉讓
2021-02-25眾籌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10競業限制補償金比例是什么,競業限制補償金有什么規定
2021-02-20企業不執行勞動調解協議怎么辦
2021-03-21人壽保險公司的責任是什么,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0-12-13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15公眾責任險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0-12-30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人壽保險理賠手續是什么,理賠標準又是怎么樣的
2021-01-17未履行必要勘驗義務 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2020-11-08少年摔了一跤死了 保險公司卻不肯賠付
2021-01-26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批準機構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