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
第一種觀點認為,婚內借款與普通自然人之間發生的民間借貸關系的法律效力并不完全相同,還需結合“借貸資金”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和經營等方面的內容,綜合認定夫妻雙方的借貸行為的性質與效力。
第二種觀點認為,婚內的“借款”僅是夫妻雙方管理共同財產的一種方式,是夫妻雙方對共同財產享有平等的處分權。本案中夫妻之間的借款源自夫妻共同財產,夫妻雙方在婚姻存續期間不應存在債權、債務關系。
筆者同意第一種觀點,理由如下:
第一,我國法律承認在婚內夫妻雙方互打借條的情形存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六條規定,“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者用于其他個人事務的,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離婚時可按借款協議的約定處理。”該條款肯定了夫妻間借貸關系存在的可能性,并明確了認定夫妻間借貸關系成立的標準,即借貸款項發生的時間、來源和用途。只有同時滿足這三個要件,婚內夫妻間的借款協議方成立并生效。
第二,原、被告之間的借貸關系成立并生效,但該筆借款并不能按照夫妻雙方約定的借款協議履行。本案中,該筆借款發生于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婚內所借款項來源于夫妻共同財產,在出借方李某沒有證據證明借款人楊某將該款項用于個人經營活動或用于其他個人事務的情況下,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應推定該款項系楊某用于夫妻家庭共同生活或經營。因此,本案中,夫妻間相互借貸并出具借條的行為僅僅是夫妻之間的一種財產管理方式,夫妻之間的借貸關系就不復存在。若承認這種借貸關系的合法有效,則有違婚姻法的基本精神和意旨,很難被社會核心價值觀念所接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情況下擔保人不能拒絕承擔責任
2020-12-13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認定
2020-11-24重婚罪包括哪些行為 什么情況屬于重婚
2021-01-14民事訴訟怎么自己抗訴
2020-11-11離婚后還要計生考核嗎
2021-01-15房產放棄贈與公證了沒過戶能反悔嗎
2020-11-20數罪并罰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10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律問題
2021-02-26試用期離職一直不批怎么辦
2021-03-21暑期工7天試用期無工資合法嗎
2021-02-06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形式如何確定
2021-03-12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人身保險理賠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1-16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買賣汽車未付款致人傷殘賠償義務主體的認定
2021-01-12保險公司未向投保人明確說明免責條款仍應理賠嗎
2021-03-16謊稱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會退保險費嗎
2020-11-30超速行駛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為什么不全賠
2020-12-14受害人無勞動收入保險公司可以拒賠誤工費嗎
2021-01-15“車泡水”車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