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盡量考慮通過友好協商,促進當事人雙方就原借條、欠條達成的還款協議。
然后根據1997年4月16日法復[1997]4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達成的還款協議是否應當受法律保護問題的批復》之規定處理:“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雙方就原債務達成的還款協議,屬于新的債權、債務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條規定的精神,該還款協議應受法律保護。”
2、如果超過訴訟時效,當事人雙方無法協商的,債權人一方可以考慮向對方發出催收到期款項通知單。
因為1999年1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042次會議通過的法釋〔1999〕7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的法律效力問題的批復》指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第九十條規定的精神,對于超過訴訟時效期間,信用社向借款人發出催收到期貸款通知單,債務人在該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的,應當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該債權債務關系應受法律保護。”所以,在超過訴訟時效之后,借款人法律地位雖然不一定等同于信用社,但是仍然可以考慮采取這種措施,總比毫無辦法強吧。
3、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欠條所針對的對象是拖欠的租金,那么訴訟時效仍然按照一年處理。
根據2000年12月25日法研[2000]122號《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于對租賃合同債務人因欠付租金而出具的“欠款結算單”不適用普通訴訟時效的復函》之規定:租賃合同債務人因欠付租金而出具的“欠款結算單”只表明未付租金的數額,并未改變其與債權人之間的租賃關系。因此,租賃合同當事人之間就該欠款結算單所發生糾紛的訴訟時效期間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的規定。
欠條借條一字之差輸官司
借條和欠條都屬憑證便條文書,是為了證明日常事務性往來的真實情況,物資交流的真實數目等,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兩者雖有相似之處但仍有本質不同。在訴訟過程中法院對“借條”和“欠條”的證據審查程度是不一樣的。當借條持有人憑借條向法院起訴后,持有人一般只需向法官簡單地陳述借款的事實經過即可,對方即便要抗辯或抵賴,在沒有充分、有效證據的情況下,法院一般都會支持債權人的訴訟請求。但是,當欠條持有人憑欠條向法院起訴時,欠條持有人必須向法官陳述欠條形成的事實,如果對方對此事實進行否認、抗辯,欠條持有人必須進一步舉證證明存在欠條形成事實,既債權人不但要就欠條形成的事實進行說明,還得就欠條形成的原因進行舉證,若債權人無法舉證就可能會承擔敗訴的后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服征地拆遷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1-02-23夫妻多久不同房算無效婚姻
2020-12-27公司還沒注冊先注冊域名可以嗎
2020-12-14承兌匯票與支票有什么區別
2021-03-12同居被家暴怎么辦
2021-02-07網購電腦賬戶激活了還能退嗎
2021-02-28合同到期解除協議書還有效嗎
2021-02-19業主委員會的概念以及職責是什么
2021-03-20發生工傷事故后 應該如何申報工傷事故
2021-02-08國企改制解聘職工經濟補償標準有何規定
2021-03-09勞動保護費的支付標準是什么,如何保護未成年工
2021-01-21實習期間的駕照可以租車嗎
2020-12-28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理賠指南
2020-11-24分析 家庭財產保險為何難進百姓家
2021-01-21定值保險合同和不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3保險業務員已死 保險公司卻要他退保
2020-11-19死亡保險中被保險人自殺會有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2-08保險合同違約的利息怎么計算
2020-12-04法院將主動審查投保人是否具有保險利益嗎
2021-03-12旅游保險是怎么一回事,旅游保險究竟包括哪幾種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