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被告李某自2010年起在原告曹某處賒購輪胎,雙方約定每年年底結清所欠貨款。后經雙方結算,被告李某尚欠原告貨款109,570元,被告向原告出具了欠條,欠條中未約定償還期限和逾期利息計算標準。此后,原告多次向被告催收未果。原告遂訴請人民法院依法判決被告連帶償還貨款及逾期利息。
【分歧意見】
在處理本案時,對被告是否向原告支付利息,存在兩種意見:
第一種觀點認為本案系因買賣關系引起的債權債務,不同于民間借貸糾紛。欠款中沒有約定利息和支付貨款的期限,且原告訴請被告支付逾期利息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故不予支持。
第二種觀點認為被告向原告賒購輪胎,且雙方實際交易,原、被告之間的買賣合同關系依法成立,依法應受法律保護。被告在原告已交付輪胎后未依約按期結清貨款的行為,已構成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被告因違約對原告造成的損失主要是利息損失,被告應向原告支付逾期付款的利息損失。但對利息的起算點又存在三種觀點:1、應當在被告出具欠條時計算所拖欠貨款的利息;2、應當在原告提起訴訟時計算利息;3、應當從被告逾期未結清貨款之日計算利息
【評析】
筆者支持第二種觀點認為被告應當向原告償還貨款及逾期支付貨款的利息(自逾期未結清貨款之日起計算利息)。
理由如下:原、被告口頭約定賒購輪胎且雙方實際履行,原、被告之間的買賣關系成立,依法應受法律保護。被告向原告出具欠條的行為系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合法有效。根據合同的相對性,雙方達成口頭的交易約定后原告負有向被告交付輪胎的義務,同時享有要求被告年底結清貨款的權利。被告拖欠貨款未予結清的行為,即構成違約,其出具欠條的行為系對拖欠原告輪胎貨款數額的確認,雙方并未建立新的債權債務關系,亦未對付款事項作出新的約定,故被告應向原告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1、償還利息的依據。本案中,被告逾期支付貨款,應當負有遲延履行的違約責任。雖原、被告未在交易的約定中涉及違約責任,亦未在欠條中約定違約責任,但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第四款“買賣合同沒有約定逾期付款違約金或者該違約金的計算方法,出賣人以買受人違約為由主張賠償逾期付款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為基礎,參照逾期罰息利率標準計算。”之規定被告逾期未結清貨款給原告造成的損失主要是利息損失,依據《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之規定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的方式包括繼續履行、采取不就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方式,故被告應支付原告貨款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貸款基準利率向原告承擔逾期付款的利息損失責任。
2、利息損失計算起點。付款期限決定了逾期付款違約損失的起算點,付款期限截止之日即逾期付款違約損失開始計算。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一條“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以及第一百六十一條“買受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時間支付價款。對支付時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買受人應當在收到標的物或者提取標的物單證的同時支付。”之規定,在雙方未書面約定支付價款的情況,被告應依雙方的交易習慣在每年年底結清所欠貨款,被告經原告同意出具了欠條的行為,但雙方并未因此達成變更支付貨款期限的意思表示,原告亦未表示放棄要求被告承擔違約責任,故被告應從最后一次逾期未結清貨款之日起向原告支付利息損失。
欠條不同與借條,欠條的形成可能是基于侵權、買賣、服務、購銷等關系,其反映的是法律關系背后的結算結果,屬于一種單純債權債務的體現。對欠條的性質認定應回歸到法律關系本身,解開面紗方能看透本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處公證程序是什么
2020-11-15被扶養人生活費怎么計算
2021-01-02欠薪單位收到支付令后提出異議怎么辦
2021-03-26個人婚前財產的證據如何保存
2021-02-19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暑托班小朋友受傷了家長要求賠償怎么辦
2021-02-25政府回購房土地出讓金要交多少
2021-03-21股份公司章程是否需要備案
2021-02-17事業單位可以進行勞務外包嗎
2021-02-13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有哪些方面
2020-11-23銀行不按勞務合同履行工作怎么辦
2021-02-28醫療意外保險可以包含死亡保險責任嗎
2020-12-06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為什么要為車輛買保險?
2021-02-25拍賣的房子有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2-17強制拆遷補償款能否執行
2021-01-12違建拆除通知書限幾天
2021-01-13公攤面積算不算房屋的拆遷面積
2020-12-16洛陽拆遷怎么賠償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