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醫療事故
醫療事故鑒定
醫療事故分級標準
醫療事故鑒定程序
醫療糾紛處理
在當代這個社會,醫療事故時常會發生,他主要的是因為醫療工作人員的疏忽和一些其他的原因所造成的一種醫療上的事故,對于醫療事故的相關法律大家并不是十分的清楚,又說一級甲等醫療事故次要責任是怎樣規定的?那么,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相關的知識。
一、一級甲等醫療事故次要責任是怎樣規定的?
經鑒定該起醫療事故構成一級甲等醫療事故,也就是最高級別的醫療事故,但是醫方承擔次要責任。
故意或重大醫療過失的認定:
(1)導致患者死亡或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
(2)導致了3人以上人身損害的后果;
(3)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重大醫療過失行為,不適用當事人申請處理程序和當事人協商處理(民事責任除外),其處理機關應是衛生行政主管機關和法院:
1、它不屬于當事人協調處理的范圍(民事責任除外),當事人自行協商無效。當事人協商解決中,醫方是解決后7日內履行報告義務,需鑒定的由雙方共同委托鑒定。鑒定費由雙方協商預交和承擔。爭議解決前,衛生行政部門并無職責主動處理。對重大醫療過失事件,醫方應在12小時內報告、衛生行政部門應組織調查,并應當進行醫療事故判定或移交醫學會鑒定、鑒定費由醫方負擔。可見,準許當事人對重大醫療過失事件的民事責任之外的事宜自行協調解決,否定了醫療衛生行政部門的法定職責,有悖法意。
2、它不適用當事人申請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解決的程序。盡管當事人可以據此申請處理,但申請后應適用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處理程序。當事人申請處理的,衛生行政部門應先在10日由審查,決定受理后方才判定或移交鑒定、鑒定費由申請人預交,不構成醫療事故的,由申請人承擔。誠然,發生重大醫療過失事件,醫方違反報告規定,患者可以申請處理。但其程序和各方職責,權利和義務卻相差如此之大,難以理解。唯一導致區別的原因是醫患雙方存有爭議和不論醫患雙方有無爭議,醫方履行了報告義務。醫方違法不報告,其義務還更少。于理不通。據此,我們認為當事人申請處理的爭議,可能屬于重大醫療過失行為時,不應按申請處理程序進行,它不屬于申請處理程序的范圍。報告的重大醫療過失行為一樣是推斷屬于醫療事故,還需判定或鑒定,這和醫療雙方對重大醫療過失行為有爭議一樣。因醫療機構不報告而適用申請程序是沒道理的。
3、它同樣應適用訴訟優先原則,即凡訴訟中可能處理的問題,衛生行政部門不處理或終止處理。但責令醫方采取救治措施、對違反報告義務行為的處分等行政專有職權仍應履行。訴訟優先,明文規定適用于當事人申請處理爭議的情形。似乎因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報告而啟動的行政處理程序不應終止。但這勢必導致對同一問題,不同國家機關同時認定,這是不適宜的。另一方面,醫學會對法院已受理的事故鑒定,明文規定不受理,這勢必導致衛生行政部門可能根本無法處理。我們認為,因報告而啟動的行政處理程序,除專屬于行政職權處理的事宜外,應終止處理。
首先在這邊小編需要給大家解釋一下什么是一級甲等醫療事故次要責任,他指的是發生了一級甲等的醫療事故也就是一種非常嚴重的醫療事故,但是醫院方面承擔的是次要責任,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建議當事人直接找醫院進行協商。
不服醫療事故鑒定結論怎么辦
醫療事故分級標準的責任程度
什么是醫療事故的完全責任,怎么判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收養人什么情形下可以主張經濟補償
2021-03-11未約定保證方式保證人能免除保證義務嗎
2021-02-11公益組織能否是商標權主體
2021-03-16商號如何取得
2021-03-16合伙財產的出質限制有哪些
2021-01-27公司被起訴能夠破產嗎
2020-12-10普遍的六大陷阱揭底
2020-11-26房屋土地轉讓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08資金拆借定義以及要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10交通事故的法醫鑒定
2020-11-25排除妨礙和排除妨害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3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的民事責任是自己承擔嗎
2021-01-31失聯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0-11-21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合同中知識產權免責怎么約定
2020-12-08工會會員享有哪些權利
2021-03-19上海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7試用期離職脫著不辦理怎么辦
2021-02-23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