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能自行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爭議嗎
可以的。
一、醫療事故爭議如何協商解決
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愿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的,應當制作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和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定的醫療事故登記以及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等,并由雙方當事人在協議書上簽名。
二、協商解決醫療事故需注意什么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醫療糾紛爭議可以通過協商的辦法進行解決。有數字顯示,目前協商解決的醫療糾紛達70%左右。現對此分析如下:首先,由醫患雙方自行協商達成協議,沒有特定的第三人參加。這種協商簡單明了,但容易造成矛盾激化,特別在雙方法律知識欠缺,協議書漏洞較多的情況下,往往達成協議后雙方再起爭端。
其次,衛生行政部門主持達成調解協議。這種辦法由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向衛生行政機關提出申請,在行政機關的主持下,雙方達成協議。從目前情況看,這種辦法能及時平息事態,穩定雙方的情緒。
再者,當爭議進入訴訟程序后,可由人民法院主持雙方調解達成協議。該協議一經送達立即生效,具有強制執行力,并不得上訴。它的好處是法律效力高,規范性強。但醫患雙方要經歷較長的時間。
除上述三種法律規定的協商解決爭議方式外,筆者認為還有兩種新型方式可以嘗試,即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和律師參與或見證下的調解:
第一,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是指雙方當事人共同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由后者主持調解達成協議。這種調解程序規范,達成的協議如果沒有法定撤銷事由,就成為合法協議,并且不收取任何費用。但目前,調解委員會對調解醫療糾紛爭議肯定缺乏經驗,需大膽實踐。
《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條例》規定,人民調解委員會是調解民間糾紛的群眾性組織,它不但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調解,也可以主動介入調解。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人民調解委員會達成的協議具有合同的性質,雙方當事人不得隨意變更和解除,而且只要協議符合合同的訂立原則,協議就是有效的,人民法院將予以確認。
人民調解協議的有效條件包括:
(1)當事人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利益。
如果個人對法律有一定了解可以自己解決醫療事故。但是如果對法律不是很懂建議請一個專業的律師,這樣不但可以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還可以跟自己爭取利益。在協商的時候,不要口頭協商,一定要簽訂合同,這樣避免當事人賴賬。
醫療事故鑒定答辯書范文
醫療事故賠哪些,醫療事故賠償多少錢?
醫療事故證據怎么收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責任書下來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26公安機關應當在事故發生后多久出具事故認定書
2021-03-01借條到期重寫怎么寫
2021-03-21家有“悍妻”施家暴,該怎么辦
2021-02-22雇傭關系能認工傷嗎
2021-03-21房屋租賃注意事項
2021-01-10房屋過戶去哪里辦理
2021-01-19丟貨了公司就不發工資可以嗎
2020-12-25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26一旦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6保險到底避不避債之解讀浙高法執[2015]8號
2021-01-30買了保險≠進了保險箱 六種情況下汽車出險不賠
2021-01-03劃撥土地轉讓時補交土地出讓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08農村拆遷空掛戶有補償嗎
2020-12-24房屋買賣未過戶拆遷款如何規定
2021-02-19營業房拆遷可以按照商鋪拆遷來補償嗎
2020-12-092020年農村舊房改造的補貼政策
2020-11-19農村拆遷安置房所有權歸誰所有
2021-02-11惠陽區城市改造居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10沒有房產證的自建房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