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能自行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爭議嗎
可以的。
一、醫療事故爭議如何協商解決
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愿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的,應當制作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和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定的醫療事故登記以及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等,并由雙方當事人在協議書上簽名。
二、協商解決醫療事故需注意什么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醫療糾紛爭議可以通過協商的辦法進行解決。有數字顯示,目前協商解決的醫療糾紛達70%左右。現對此分析如下:首先,由醫患雙方自行協商達成協議,沒有特定的第三人參加。這種協商簡單明了,但容易造成矛盾激化,特別在雙方法律知識欠缺,協議書漏洞較多的情況下,往往達成協議后雙方再起爭端。
其次,衛生行政部門主持達成調解協議。這種辦法由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向衛生行政機關提出申請,在行政機關的主持下,雙方達成協議。從目前情況看,這種辦法能及時平息事態,穩定雙方的情緒。
再者,當爭議進入訴訟程序后,可由人民法院主持雙方調解達成協議。該協議一經送達立即生效,具有強制執行力,并不得上訴。它的好處是法律效力高,規范性強。但醫患雙方要經歷較長的時間。
除上述三種法律規定的協商解決爭議方式外,筆者認為還有兩種新型方式可以嘗試,即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和律師參與或見證下的調解:
第一,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是指雙方當事人共同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由后者主持調解達成協議。這種調解程序規范,達成的協議如果沒有法定撤銷事由,就成為合法協議,并且不收取任何費用。但目前,調解委員會對調解醫療糾紛爭議肯定缺乏經驗,需大膽實踐。
《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條例》規定,人民調解委員會是調解民間糾紛的群眾性組織,它不但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調解,也可以主動介入調解。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人民調解委員會達成的協議具有合同的性質,雙方當事人不得隨意變更和解除,而且只要協議符合合同的訂立原則,協議就是有效的,人民法院將予以確認。
人民調解協議的有效條件包括:
(1)當事人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利益。
如果個人對法律有一定了解可以自己解決醫療事故。但是如果對法律不是很懂建議請一個專業的律師,這樣不但可以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還可以跟自己爭取利益。在協商的時候,不要口頭協商,一定要簽訂合同,這樣避免當事人賴賬。
醫療事故鑒定答辯書范文
醫療事故賠哪些,醫療事故賠償多少錢?
醫療事故證據怎么收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執行債權文書公證程序
2020-12-26債務人如何對公司人格混同進行舉證
2021-03-21起訴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1-02-04駁回起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0-12-19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工作地點和用工單位改變可否賠償
2020-11-08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哺乳期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合同嗎
2020-12-13試用期內競業限制協議生效嗎
2021-02-27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保險貨物范圍
2021-03-09開車撞死人保險怎么理賠
2020-11-11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24騙保之后如何處罰
2021-02-11購買車險后還需注意哪些細節
2021-02-17車輛未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損害,保險公司能不賠嗎
2020-12-19勞動關系與保險代理關系在法律特征上存在以下區別
2020-12-26怎么合理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期限和價格問題
2021-02-20土地互換口頭協議效力認定
2020-12-06如何計算土地出讓金
2020-11-27拆遷補償決定有效期多長時間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