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和解的概念
所謂刑事和解,又稱加害人與被害人的和解,是指在犯罪行為發生后,經由調停人的幫助,促使加害人與被害人直接商談,協商解決刑事糾紛或沖突的一種刑事司法制度。其目的旨在通過和解,修復加害人所破壞的社會關系、彌補被害人所受到的傷害,使加害人能獲得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這樣,被害人在精神和物質上可以獲得雙重補償,而加害人則可以贏得被害人諒解和改過自新、盡快回歸社會的雙重機會。同時對恢復原有和諧的社會關系和秩序也能產生積極的作用。
二、刑事和解的適用范圍
刑事和解的適用范圍即是指刑事和解能夠在哪些案件中得以適用。當前,理論界對刑事和解的適用范圍存在兩種觀點:一是絕大多數學者認為,刑事和解應該適用于有被害人的輕微刑事案件,包括未成年人案件、成年人犯罪中的初犯、偶犯、過失犯。例如,陳*良教授就認為,刑事和解的適用范圍包括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刑事自訴案件和輕微刑事案件。二是有一部分學者認為,刑事和解可以適用于包括嚴重刑事犯罪在內的一切案件。比如說,陳*中教授認為,審判階段刑事和解的適用范圍最為廣泛,從可能判處較輕刑罰的案件到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都可以納入和解范圍。對于不明顯損害公共利益,但又無法定從輕情節的公訴案件,只要案情中有和解因素,被害人在與被告人和解后請求從輕處罰的,人民法院可以在征求公訴人的意見后從輕處罰。
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僅對自訴案件的和解作了規定。為有利于化解矛盾糾紛,此次刑事訴訟法修正案適當擴大和解程序的適用范圍,將部分公訴案件納入和解程序。修正案規定,公訴案件適用和解程序的范圍為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以及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曾經故意犯罪的,不適用這一程序。并規定對于當事人之間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此次修正案在立法上明確了刑事和解這一制度的適用,使刑事和解制度有法可依,維護了司法的統一性和嚴肅性,另外第二百七十八條、第二百七十九條還對達成和解的案件如何制作和解協議及處罰進行了規定,對于各級法院實踐中積極適用刑事和解提供了法律依據。
三、刑事和解的價值意義
當前我國處于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和社會矛盾凸顯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任務依然十分繁重。刑事和解制度作為一個在刑事訴訟中新型的刑事糾紛解決處理機制,它符合我國當前的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要求,有利于司法資源的節約,對于積極快速的解決社會糾紛,妥善的處理社會矛盾,最終維持社會的穩定起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第一、恢復正義,達到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傳統的刑事案件著重對加害人的刑事追究,認為對加害人進行刑事追究就是對被害人恢復了正義,而被害人遭受的損失是否得到補償則似乎不很重要。刑事和解強調的是對被害人利益的重視和保護,是對犯罪人用理性和寬容去對待,更易得到犯罪人的認同,削弱其反社會意識。刑事和解中的犯罪分子因為真誠悔罪和積極賠償而獲得了被害人的諒解,不再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得以從輕處罰。這樣,犯罪分子充分體驗到社會和他人的寬容和溫暖,對自己以前的行為重新認識;避免了犯罪分子因被監禁受其他被監管人員的"污染"再犯罪;避免了犯罪分子因入獄而家庭破裂的隱憂;避免了犯罪分子經長期監禁后被釋放對社會的疏遠感和不適應感。這些都有利于犯罪分子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順利回歸社會,對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積極意義。
第二、從根本上化解糾紛,促進社會和諧
實踐中,一些輕傷害案件常常因小事或意氣之爭而起。刑事和解,是在一種緩和親切的氛圍下,當事人雙方進行理性的溝通與對話,達成一種雙方都能接受的和解協議,雙方可以互相諒解,既可化解紛爭而免于訟累,也可恢復彼此之間的關系,便于以后和睦相處。不會在協議履行后后惡化當事人之間的關系,使當事人雙方繼續維持穩定友好的關系,并消滅了潛在的社會不穩定因素,從根本上解決社會糾紛,對和諧社會的建設具有積極意義。如果訴諸法院,可能使彼此的關系徹底破裂而無法彌補。此外,一般老百姓對如何適用法律來解決爭議,缺乏訴訟常識,尤其在農村地區更是如此。刑事和解符合中華民族互諒互讓、以和為貴的文化傳統,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表示,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精神,有利于實現公正和效率,有利于糾紛的徹底解決,使情、理、法有機融合,有助于創造一個更加和諧的社會關系。
第三、有利于提高刑事訴訟效率,使司法資源優化配置
當前,案多人少的矛盾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審判力量明顯不足,而各類刑事案件呈現逐步增多的趨勢,而國家的司法資源又相對有限,這就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各級司法機關積累案件的情況,其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案件處理的拖拉,老百姓對司法機關普遍的不信任。而刑事和解則不同,和解的過程以及最終決定權是由被害人和被告人所自主控制的,司法機關只要監督和解是否合法、正當即可,由此司法機關可以將有限的資源用于其他更為重要、復雜的案件,從而達到訴訟經濟的目的,提高了司法操作中處理刑事案件的效率。
總之,刑事和解作為一種新的糾紛解決模式,是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此次刑事訴訟法修正案正式確定了公訴案件刑事和解這一制度,順應了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這一要求,使得刑事案件的當事人雙方都能接受處理,可以盡量減少雙方在刑事訴訟中的對立,減少上訴、申訴、上訪和其他后遺癥,既能節省司法成本、提高刑罰效益,又能最大限度保護加害人及被害人的合法利益、實現加害人的再社會化,對于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刑事和解只是被告人與被害人對民事部分進行和解。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司法解釋的內容是什么
2021-02-16約定不得轉租可以分租嗎,轉租的條件
2021-01-25死亡賠償怎么索賠
2020-12-06醉駕拘役在里受苦嗎
2021-01-14商標許可人權利和義務分別是什么
2020-11-30拆遷隊暴力執法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4老人財產歸誰就誰贍養嗎
2021-03-09治安案件金額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12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議
2021-02-26什么是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2021-01-26調崗降薪怎么應對
2021-03-07公司沒有陪產假違法嗎
2021-01-19公司上班試用期提離職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19擅自離職該怎么做
2021-01-20勞動糾紛調解以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6什么是是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及怎樣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2-14人身意外傷害險有什么獨特的特點
2020-12-11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有哪些風險
2021-01-24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區別,如何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28什么是比例賠付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