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條規定,醫療事故罪,是指醫務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行為。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醫療事故罪的認定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行為。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工作中有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
嚴重不負責任,是指在診療護理工作中違反規章制度和診療護理常規。這里的規章制度,是指與保障就診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有關的診療護理方面的規章制度,包括診斷、處方、麻醉、手術、輸血、護理、化驗、消毒、醫囑、查房等各個環節的規程、規則、守則、制度、職責要求,等等。醫療事故案件中常見的違反規章制度的情況有:錯用藥物、錯治病人、錯報輸血、錯報病情、擅離職守、交接班草率、當班失職等。
(二)、因嚴重不負責任行為導致病人嚴重損害身體健康或死亡的結果
危害結果的大小是衡量違法行為社會危害性的大小和區分罪與非罪的客觀標準,構成本罪在客觀上必須要求發生了病人重傷或死亡的結果。嚴重損害身體健康是指按照1987年國務院頒布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六條所稱的二級醫療事故和三級醫療事故。二級醫療事故,是指造成就診人嚴重殘疾或者嚴重功能障礙的;三級醫療事故是造成就診人殘廢或者功能障礙的。
(三)、嚴重不負責任行為與病員重傷、死亡之間必須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醫療傷亡結果之形成不同于一般加害事件之處在于。后者是加害行為本身直接引起人體機體損傷,而前者則多是由于醫療措施未能有效阻止病情發展而導致病情惡化而引起傷殘或死亡,或者是醫療措施對人體侵害直接引起病人傷亡,或者由于醫療措施客觀上加重了病情,促使病人傷亡,可見醫療傷亡結果的出現既同原患疾病有關,又同醫療行為有關。違章醫療行為對病情的實際作用可以是四種,即有效、無效、反效、直接破壞人體。
醫療事故罪是對醫療機構正常工作秩序的一種侵犯,往往是因為醫護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嚴重不負責任,給患者人身造成了損害,就包括出現死亡結果或者其他嚴重損害患者身體健康的情況。而對于這一損害結果,一般行為人是出于過失造成,故意的話就不能以本罪論處。
如何認定醫療事故罪?
醫療事故罪與非法行醫罪有何不同
醫療事故罪如何定罪量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職股東可以成立別的公司嗎
2020-12-31贈與房產不可要回的情形
2021-01-16技術合同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1-12口頭解除合同合法嗎
2020-12-12超市雇員受傷責任承擔,由誰負責
2021-03-10實習期間下班后摔倒,誰的責任
2021-01-06投保壽險時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壽險的保險金如何給付
2021-02-11哪些人適合購買交通意外險
2020-12-03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及險別
2021-01-27投保車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要不要賠償
2021-02-18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的?
2021-02-14單位要給滿50歲的女職員買養老保險嗎
2021-02-17交通責任認定書下來保險就可以賠款嗎
2021-02-11為什么要保險人向投保人明確說明責任免除條款
2021-03-11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03土地轉讓合同違約的后果是什么呢
2021-02-15土地流轉互換糾紛的處理方法是什么
2021-02-08農村營業房拆遷,補償按照住宅給合理嗎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