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事人對保證期間有約定的,從約定。
2、保證合同約定的早于或等于主債務履行期限的,視為未約定。《擔保法》第25條規定: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
3、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時為止等類似內容的,視為約定不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擔保法司法解釋》第32條第2款規定: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時止等類似內容的,視為約定不明,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2年。
相關知識:擔保期限的特點
第一,保證期間原則上由保證合同的當事人自由約定。“從合同關系自身來講,合同及其法律所保護的是當事人之間的信賴與期待,實現意思自治的理念”,這同樣適用于保證合同。《擔保法》第15條把“保證期間”的約定作為保證合同的一個基本條款;當合同沒有確定或確定不明確時,按合同漏洞的補充原則由法律加以補正。
第二,保證期間是債權人應當主張權利的期間。在該期間內債權人未主張權利的,保證人則免除責任。因此,本質上,保證期間是一項旨在維護保證人利益的制度。
第三,債權人主張權利的對象及方式因保證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在中國保證制度中,存在一般保證和連帶保證兩種形式。但因保證形式不同,要求主債權在保證期間應主張權利的對象和方式而有所不同。連帶保證中,債權人應在保證期間向保證人提起權利要求,而在一般保證中,權利主張的對象是主債務人,方式僅限于訴訟或仲裁,這是由一般保證的自身性質即保證人所享有的先訴抗辯權所決定的。
第四,從法律后果來看,保證期間的經過具有消滅債權人的權利的法律效果,但其效果取決于在該保證期間內,債權人是否對主債務人或保證人主張權利。一方面,若債權人未主張權利的,則保證人逾期則免除保證責任。另一方面,在債權人按上述對象和方式主張權利的,保證人也未必一定承擔保證責任。如在一般保證中,若主債務人在主債權人提起訴訟后完全適當地履行了主債務,則保證人不承擔責任;若主債務人未完全適當地履行了主債務,即便保證期間已結束,保證人也仍然承擔保證債務。
在以后進行擔保的時候要注意擔保的期限,才能維護好自己的合法利益以免受到損失。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減刑假釋滿足哪些條件
2020-11-13交通事故腦部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可以做
2021-03-17看守所非直系親屬能探望嗎
2021-01-08離婚后孩子的探望權婚姻法如何規定
2020-12-07審理過程中發現案由錯誤怎么辦
2021-02-15商標糾紛法院調解的效力
2020-12-01物業非法入駐怎樣處理
2021-03-24房產贈與部分轉賣需要交哪些稅費
2020-12-21用人單位私自修改合同期限該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怎么解決交通事故兩方受傷賠償的問題呢
2020-12-03為什么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2-14請多多了解什么是不計免賠
2021-03-05駕駛證扣了12分出事故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25因年齡誤告被解除保險合同保險公司有權解除合同嗎
2020-12-02購買車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車禍報保險要什么手續
2020-11-17關于印發關于規范保險公司章程的意見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2-03理賠遭拒消費者狀告保險公司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