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事人對保證期間有約定的,從約定。
2、保證合同約定的早于或等于主債務履行期限的,視為未約定。《擔保法》第25條規定: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
3、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時為止等類似內容的,視為約定不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擔保法司法解釋》第32條第2款規定: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時止等類似內容的,視為約定不明,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2年。
相關知識:擔保期限的特點
第一,保證期間原則上由保證合同的當事人自由約定。“從合同關系自身來講,合同及其法律所保護的是當事人之間的信賴與期待,實現意思自治的理念”,這同樣適用于保證合同。《擔保法》第15條把“保證期間”的約定作為保證合同的一個基本條款;當合同沒有確定或確定不明確時,按合同漏洞的補充原則由法律加以補正。
第二,保證期間是債權人應當主張權利的期間。在該期間內債權人未主張權利的,保證人則免除責任。因此,本質上,保證期間是一項旨在維護保證人利益的制度。
第三,債權人主張權利的對象及方式因保證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在中國保證制度中,存在一般保證和連帶保證兩種形式。但因保證形式不同,要求主債權在保證期間應主張權利的對象和方式而有所不同。連帶保證中,債權人應在保證期間向保證人提起權利要求,而在一般保證中,權利主張的對象是主債務人,方式僅限于訴訟或仲裁,這是由一般保證的自身性質即保證人所享有的先訴抗辯權所決定的。
第四,從法律后果來看,保證期間的經過具有消滅債權人的權利的法律效果,但其效果取決于在該保證期間內,債權人是否對主債務人或保證人主張權利。一方面,若債權人未主張權利的,則保證人逾期則免除保證責任。另一方面,在債權人按上述對象和方式主張權利的,保證人也未必一定承擔保證責任。如在一般保證中,若主債務人在主債權人提起訴訟后完全適當地履行了主債務,則保證人不承擔責任;若主債務人未完全適當地履行了主債務,即便保證期間已結束,保證人也仍然承擔保證債務。
在以后進行擔保的時候要注意擔保的期限,才能維護好自己的合法利益以免受到損失。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需要經過股東同意嗎
2021-01-05工傷認定行政訴訟期間是否能理賠
2020-12-01重婚罪認定
2021-03-08不動產侵權是否存在訴訟時效
2021-01-28偷窺隱私在法律上如何處理
2021-03-17一稿多投的行為違法嗎
2021-01-01普通合伙企業的退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23訂婚后退婚財產處置協議怎么寫
2021-03-13合同要求不利自己怎么提函
2021-03-12房改集資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1-17員工收到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2021-02-20單位給員工調崗應該怎么做
2021-01-23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拖欠工資如何認定為債務
2021-03-23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終止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7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在保險公司不干了,對以后有影響嗎
2021-02-11汽車的平安保險快速理賠流程
2021-02-13在不同保險公司投保人身意外和重大疾病險,如何理賠
2020-12-07提高保險理賠效率主要有幾種方法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