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七條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二、適用范圍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訴訟時效只適用于財產權中的債權性請求權。因此下列權利不適用訴訟時效:
1、人身權的請求權
2、財產性支配權:包括物權和知識產權
3、抗辯權
4、形成權
5、存款本息的請求權具有無特定履行期限,存款人可以隨時請求金融機構兌付的特殊性,如果適用訴訟時效,會關系到民眾的生存利益,對于民眾的生存利益會帶來深刻影響,也不符合這個法律存在的特性,所以存款本息不適用。
6、認購人是基于對國家和對金融機構的信賴購買債權的,他的投資具有類似于儲蓄的性質,所以由國債和金融債產生的支付體系請求權不應該適用訴訟時效。
7、基于投資產生的繳付出資的請求權,不受訴訟時效的規定,主要是考慮到充足的資本是企業開展對外經營活動的保障,也是對外承擔民事責任的擔保,足額出資也是公司法定義務,繳付出資請求權不應該受到時效的限制,否則有違公司資本充足的原則。
8、如果對物權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那么,超過訴訟時效而被他人占有的財產就會成為無主物。
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人身權、物權、知識產權受到侵害后權利人根據侵權行為要求對方承擔損害賠償的請求權由于是債權,所以受訴訟時效的限制。
三、特征
1、訴訟時效不受當事人的意志控制并能發生權利消滅屬于法律事實中的事件;
2、訴訟時效具有強行性由法律規定的不得當事人自行約定或規定;
3、訴訟時效的效果是期間與事實的結合;
4、訴訟時效僅適用于請求權,但并非所有的請求權如物上請求權;
5、法官無權主動釋明并適用該時效的規定需要當事人提出適用該制度 訴訟時效的起算,也即訴訟時效期間的開始,它是從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開始計算,即從權利人能行使請求權之日開始算起。
如果在簽訂了合同后受到了侵害權利人的行為后,當事人也是可以通過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權利,如果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內當事人沒有行使請求權后也是會喪失了勝訴權,但是國家也是規定了即使超過了訴訟時效后,人民法院也是需要受理案件的。
債權債務訴訟時效問題處理規定
教您如何打官司之重視訴訟時效
勞動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體戶與個人獨資企業的差異
2021-03-15民事一審有終審判決嗎
2020-12-13擔保合同期限有多久
2021-02-24在偵查階段刑事案件律師代理權限怎么規定
2021-01-08什么情況可以適用勞務合同
2021-01-09哪些情況可向勞動機構投訴
2020-12-25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1-03-26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保險公司承擔給付責任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件
2020-11-30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是什么
2021-01-21自留地轉讓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0拆遷補償發放后多久搬遷
2020-11-13有房產證和集體土地證的土地拆遷
2021-03-25農村宅基地拆遷如何補償
2021-03-11棚改拆遷,簽訂拆遷補償協議時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10廠房營業執照地址與實際地址不符,會影響拆遷補償嗎
2021-01-18武隆公業園區征地補償養老保險
2021-01-01征地安置補助費是怎樣進行分配的
2020-12-16租賃的商鋪經營被拆遷有什么損失
2021-01-11南寧房屋拆遷補償五大亮點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