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無法履行有哪些情形
合同無法履行是指義務人由于某種原因,事實上已不可能履行合同。
合同無法履行的情形有:
1、合同標的物已滅失;
2、已被第三人善意取得;
3、已被政府征收或已被法院執(zhí)行;
4、合同無效等情形。
這些情況的共同點就是合同失去意義,即使作出繼續(xù)履行合同的判決,也不可能得到有效執(zhí)行。
二、不能履行合同是否構成違約?
不能履行,又叫給付不能,是指債務人在客觀上已經沒有履行能力,或者法律禁止債務的履行。
不能履行有自始不能履行和事后不能履行之分,通常系以合同訂立時為標準。前者是合同無效的原因,后者是違約的類型,分別債務人是否具有免責事由,或依風險負擔規(guī)則處理,或依違約責任規(guī)則處理。
不能履行還有永久不能履行與一時不能履行之分。前者指在履行期限或者可以為履行的期限屆滿時不能履行。后者則為在履行期滿時因暫時的障礙而不能履行。永久不能履行如屬嗣后不能履行,則可為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一時不能履行在繼續(xù)性合同場合便成為部分不能履行,可構成違約責任的要件。一時不能履行因債務人在不能履行的暫時障礙消除后仍不履行,可以成為遲延履行,可為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
不能履行又可以分為全部不能履行與部分不能履行。全部不能履行如屬嗣后不能履行,可構成違約責任的要件。部分不能履行如屬嗣后不能履行時,自然屬于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如屬自始不能履行,仍可能產生違約責任,即在能履行部分而不為履行時,構成違約責任。
不能履行還可以分成事實上的不能履行與法律上的不能履行。前者是指基于自然法則而構成的不能履行。特定物滅失造成的不能履行,屬于此類。后者是指基于法律的規(guī)定而構成的不能履行。出賣禁止流通物為其典型。如訂立之后,履行之前,標的物被禁止流通,這屬于法律不能,違約人可以免責。再如訂立合同之后,特定標的物意外滅失,出賣人無法交付,這屬于事實不能。嗣后履行事實不能是否構成違約責任,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標的物是因不可抗力滅失,出賣人免責。如果承攬人轉產,以至不能交付工作成果,則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合同無法履行之后,一般合同都是會被解除的,那么在合同解除之后是否會構成違約呢?這還要看實際導致合同無法履行的情形是什么,只能說可能構成違約,但卻不是必然的。而此時追究違約方責任的時候,往往都是要求其承擔違約金,就造成的損害作出賠償。
合同履行期限約定不明如何處理
在履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階段存在哪些的問題及救濟途徑
中止履行合同的理由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醫(y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如何處理
2020-12-11商號如何取得
2021-03-16專利法對專利權人做了哪些限制
2020-12-11訂婚后女方不想結婚男方能否搶婚
2021-03-23遺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24兒童在商場受傷賠償問題是怎樣的
2021-01-29在商場摔傷,商場不理怎么辦
2021-01-03入職3個月無故被開除賠償金怎么算
2020-11-08由家屬代簽解除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3-25免責條款有哪些特征
2020-12-03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勞動糾紛時企業(yè)法人可否變更
2021-02-06離婚訴訟中,以夫妻一方為被保險人的人壽保險應如何分割
2021-01-21產品責任案件中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31定值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1保險居間合約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5出境旅游意外保險怎么報銷
2021-01-26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2-04疾病保險是否可以包含生存保險責任
2020-11-09保險合同包括哪些形式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