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到期前一個月需要通知嗎?
需要的;
用人單位在合同到期以后,不續簽的,超過一個月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雙倍工資。從法律上來講,合同到期需提前一個月離職的,不過其實我國勞動合同法雖然規定了必須提前一個月通知,但實際情況還是以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而定。
二、經濟補償金的繳稅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中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三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因此,依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者獲得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標準最高只能為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那么依據稅務局的相關規定,勞動者獲得經濟補償金無須繳納稅費。
這其實是理解錯誤,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只要在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以內,計算是2.9倍也不受十二年的限制,也就是說勞動者可以拿超過12個月的經濟補償金,這超過的部分就有可能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三倍數額以上,這部分還是要納稅。
綜合上面所說的,合同到期就代表著雙方所簽訂的合同日期快要到了,而對于勞動者就需要提前的通知勞動者,不管雙方續簽與否都需要合法的進行辦理,如果是用人單位不續簽那么就需要賠償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這樣才能保障勞動者的合法利益。
工傷期間勞動合同到期怎么辦
合同到期不續簽繼續上班怎么處理?
合同到期因懷孕被開除有補償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伙人之間股份轉讓必須全體合伙人同意嗎
2021-01-06贍養費的給付標準詳解
2021-02-15失能老人怎么照顧贍養
2021-02-06審查監督程序時效
2021-02-07團伙盜竊價值七萬如何量刑
2021-02-01老公有外遇離婚財產怎么分割
2020-11-19臨時用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20超市顧客受傷,保險賠償如何請求
2021-03-13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勞務派遣合同實習期多長時間
2021-01-06意外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非直系親屬可以做投保人嗎
2021-02-12人身保險怎么快速索賠,人身保險索賠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2保險夠賠了個人還要賠償嗎
2021-01-25保險公司拒賠理由有哪些
2020-12-27保險理賠如何解決索賠難的問題
2020-12-07拆遷補償中,安置面積包不包含公攤面積
2021-03-072020年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及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1-03-26成都市農村拆遷補償價格有哪些規定
2021-03-15小產權房怎么拆遷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