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糾紛審理中的幾個疑難問題
1.實際借貸主體的確定問題
2.舉證責任的分配問題
3.利息及違約金的問題
4.時效問題
一、實際借貸主體的確定問題
夫妻一方參與簽訂借款合同,能否將夫妻雙方均作為借貸主體參加訴訟?筆者認為,在民間借貸糾紛案件的審理中原則上應當按照合同相對性原則,根據合同簽訂方或合同法律關系的相對方來確定借貸主體,但也有除外情形,即雖然不是合同的簽訂方,但由于其可能作為實體權利的享有者或者實體義務承擔者的,也可以作為主體參加訴訟。因此,雖然借條上只有夫妻一方的簽名,但如果該借款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的,夫妻雙方均可作為借貸主體對此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法定代表人簽訂的借款合同如何確定借貸主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五十八條的規定,對于法定代表人簽訂的借款合同,法院應當審查法定代表人是以個人名義還是以企業名義簽訂合同,如果以個人名義簽訂的,則借貸主體為法定代表人個人;如果以企業名義簽訂的,則借貸主體應為企業。
二、舉證責任的分配問題
關于支付方式的舉證責任分配問題。民間借貸糾紛中,經常出現出借人僅有借據一項證據證明其付款事實,對于支付方式在沒有其他證據的情況下往往陳述為現金交付,而借款人則往往以未實際收到款項、借款中包含“砍頭息”形式、借款為非法債務等理由抗辯。對于此類金額較大的案件,法院不能僅憑借據就對借款事實和金額作出認定,應當對支付方式進行仔細審查,由出借人證明其付款方式,如果出借人陳述系現金交付的,則法院應根據當事人陳述、現金交付金額、出借人支付能力、交易習慣等綜合審查判斷,以防止通過借據掩蓋高利貸、非法債務等情形。
關于出借人與借款人均不申請鑒定借條簽章真偽時舉證責任分配的問題。民間借貸糾紛中,經常發生出借人僅依據借條提起訴訟,借款人辯稱借條上的簽名或蓋章是虛假的,在雙方均不申請鑒定的情況下,舉證責任由誰承擔?筆者認為,申請鑒定并非只是一個程序性的規定,其可能涉及到證明責任的最終分配問題。借款人抗辯借條上的簽名或蓋章是虛假的,其舉證責任通過向法官提供筆跡或公章比對的樣本即可完成;但如果仍不能判斷借條的真偽,則法院面臨著判斷誰承擔敗訴后果的問題。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五條之規定,出借人應當舉證證明借條的訂立和生效的事實,如果不能確定借條上被告簽名或蓋章是否是真實簽章時,則由出借人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但由于申請鑒定的筆跡和公章在借款人處,出借人無法或難以獲得,故借款人有向法院提供筆跡和公章比對樣本的義務,如果借款人拒不提供的,則法院可以直接認定借條上的簽名或蓋章是真的。
關于出借人僅憑銀行劃款憑證起訴,借款人辯稱出借人向其劃款系出借人償還雙方以前的借款并且借條已經滅失,借款關系是否成立的舉證責任分配問題。筆者認為,劃款僅是一種事實行為,不能證明債權成立。出借人應當舉證證明借條的訂立和生效的事實,因此應當由出借人證明借款債權債務關系的成立,否則由其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
三、利息及違約金的問題
關于高息能否請求返還或沖抵本金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 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約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是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除外。
前款所稱“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是指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第二十七條 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載明的借款金額,一般認定為本金。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實際出借的金額認定為本金。
關于逾期利息和違約金能否同時主張的問題。當事人在借款合同中可能同時約定逾期利息和違約金,根據私法自治原則,應當承認其法律效力。但要注意在民間借貸糾紛中,當事人是否通過既約定逾期利息,又約定違約金的方式來規避高息。
四、時效問題
借條與欠條在計算時效時應當區別對待。在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情形下,借條的債權人可以隨時主張權利,時效從主張債權的次日起算。而對于欠條則需區分具體情況,如果名為欠條實為借款合同的,應當與借條的計算方式一致;如果欠條是債務人在債權人主張權利后對債權的確認,則訴訟時效應當從欠條出具的第二天起算。
如果您需要更多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動離職不給工資算違法嗎
2021-03-21貨品快遞運輸破損運費誰承擔
2020-11-20征地價格多少
2021-01-09廣東省精神損害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1-02-09女職工懷孕期享受的待遇有哪些
2021-01-04被害人訴訟請求怎么寫
2020-11-12冒充別人的商標應該怎么處罰
2020-11-18交警責任判定同等責任怎么賠
2021-01-23銀行匯票的基本當事人有哪些
2020-11-09共同過失犯罪的范圍與要件
2021-01-17排除妨礙和排除妨害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3交通違法記錄與個人信用掛鉤嗎
2020-12-02土地確權后如果有爭議怎么辦
2020-11-15廣州試用期工資1000是否合法
2020-12-19沒有勞動糾紛是否就沒有經濟糾紛
2021-02-08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三責險何時免賠
2021-03-07適用保險合同解釋原則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4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0-11-20保險合同中的告知義務的性質是強制的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