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訴合同違約訴訟時效是多久?
1、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2、第一百三十七條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3、第一百三十八條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4、第一百三十九條 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第一百四十條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5、第一百四十一條 法律對訴訟時效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規定。
二、合同的違約責任主要有哪些
1、過錯責任原則及其構成
過錯責任的原則是指發生合同違約責任后,只有違約方有過錯的情況下,才能承擔違約責任。違約方雖有違約事實,但其對違約沒有故意或者過失的過錯,則不承擔違約責任。
2、無過錯原則
根據《合同法》第107條之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3、違約責任的承擔
(1)、實際履行,包括金錢債務的實際履行,非金錢債務的實際履行,實際履行的除外情況。
(2)、賠償損失,指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由違約方以自己的財產賠償的一種違約責任形式。適用賠償損失的條件,債務人須有違約行為,相對人因違約受到損失,違約行為和相對人的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
三、賠償損失與實行履行的關系
根據規定,賠償損失與實際履行可以并用,守約方可以要求繼續履行合同并賠償損失。
綜上所述,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違約方應當負經濟賠償責任,包括金錢債務的實際履行和非金錢債務的實際履行,訴訟時效最后6個月內,因為不可抗力事件終止訴訟時效的,訴訟時效應當按期間計算,當事人要求履行義務,義務其他障礙不能履行的,應當從恢復履行之日起重新計算訴訟時效。
合同解除權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工程款糾紛訴訟時效是多久
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訴訟時效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暴力到什么程度可以起訴
2020-12-21工傷鑒定有什么用,工傷鑒定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22彩禮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1-03-18股權質押可以同時質押嗎
2021-03-23破產債權如何確認和抵銷
2021-02-14未成年人網絡平臺打賞是否有效
2021-01-27保全是怎么執行
2021-03-20離婚訴訟財產分割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0-11-14商標侵權行為刑事立案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5房屋中介欺詐怎樣投訴
2021-03-05合同還沒到期辭職了合同會解除嗎
2021-03-17醉駕拘役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11勞動調解書有錯別字還有效嗎
2020-11-18人壽保險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21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如何認定保險責任免除條款是不是合理
2021-02-11什么是保險合同的本質特征
2020-11-14保險事故中“第三者”的認定
2021-03-15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什么是保險欺詐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