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本違約的法律后果是怎樣的
我國《合同法》第97條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的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具體做法有:
1、返還原物;
2、受領標的物為金錢的,應同時返還自受領之日起的利息;
3、受領標的物有孳息的,也應一并返還;
4、應返還的原物因毀損丟失或其它事由不能返還的,應按物的價值予以返還。例外的是連續性合同的解除原則無溯及力,常見的連續性合同主要有:租賃合同、委托合同、雇用合同以及其它以使用或提供勞務為內容的合同,由于這些合同在內容上的特殊而無法恢復原狀,故這些合同的解除,就無溯及既往的效力。
二、合同根本違約的救濟措施有哪些
于根本違約已經使守約方實際上剝奪了另一方當事人根據合同規定有權期待得到的東西。因此,筆者認為一方根本違約后,實際履行或中止履行對于守約方已毫無意義,所以守約方可采取的救濟措施有損害賠償、宣告解除合同、承擔利息等。
(一) 損害賠償
損害賠償是公約規定的一種主要的違約救濟方式。《銷售合同公約》第74條規定,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應負責的損害賠償額,應與另一方當事人因他違反合同而遭受的包括利潤在內的損失額相等。賠償損失的范圍,一般包括財產的毀損,減少和為減少或消除損失所支出的費用,以及合同履行后可能獲得的利益。土地。但這種損害賠償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在訂立合同時,依照他當時已知道或理應知道的事實和情況,對違反合同預料到理應預料到的可能損失。
(二) 解除合同
解除合同是違約救濟方式中最嚴厲的救濟方式,它將對合同雙方當事人產生一系列重大影響。當對方當事人根本違約后,守約方可以宣告解除合同。《銷售合同公約》第26條規定,宣告合同無效的聲明,必須向另一方當事人發出通知,才開始有效。
(三) 承擔利息
根據《銷售合同公約》第78條的規定,一方當事人沒有支付價款或其他拖欠的金額,另一方當事人有權對這些款項收取利息,而且不妨礙其獲得損害賠償的權利。
合同根本違約是很嚴重的違約情況,但要是一方當事人僅僅是遲延履行主要債務,這樣的情況下還不能算是根本違約,除非在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的同時還導致了另一方的合同目的不能實現,那么才能認定為根本違約。在一方根本違約的時候,另一方是有權要求解除合同,同時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合同根本違約責任的承擔原則是什么?
根本違約解除合同損害賠償
根本違約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工傷鑒定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0涉外婚姻的復婚需要滿足何種條件
2021-02-23絕對控股的股東轉讓股權要通知他人嗎
2020-12-17固定資產貸款流程是什么
2020-12-03醉駕檢察院可以不起訴嗎?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13販賣毒品判無期徒刑有可能假釋嗎
2021-01-29監護人死亡如何再確定監護人
2020-11-10異地執行拘留的法律規定
2021-02-04放棄繼承權聲明書要公證嗎
2021-03-19主合同到期后還能簽擔保合同嗎
2021-03-22房產贈與給兩個人怎么繳稅
2020-12-30簽定入職擔保書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11勞動合同變更員工不接受怎么辦
2021-03-02用人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1認定勞動關系司法解釋三規定是什么
2021-02-05如果企業沒有參保,發生工傷事故農民工該怎么辦?
2020-12-11企業財產最低起保費是多少
2020-12-19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購買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大有學問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