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臨時工付出勞動理應簽訂勞動合同
在法律意義上,沒有臨時工這個特殊界定,所有和用工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都是勞動工,雙方必須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明確工資待遇、工作年限等。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后,在法律意義上,已經沒有“正式工”和“臨時工”的區別。臨時工的本質是源于上世紀90年代,國務院發文推行公務員制度改革。各省市各部門開始制定“三定方案”(定機構,定編制,定職能)。相對于有編制的“編內人員”,臨時工被統稱為“編外人員”。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明確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二、臨時工不簽訂勞動合同的法律風險
從法律的角度分析,無論是《勞動法》還是新的《勞動合同法》,均未以“臨時工”與“正式工”來劃分和規范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勞動關系,而是規定雙方都應簽訂有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以此來規范雙方的勞動關系,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按照現行勞動法律法規,同樣應簽訂勞動合同。如果用人單位不與這些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超過法定的期限,就會面臨支付雙倍公司和簽訂無固定勞動合同的法律風險。
對于勞動者來說,未簽訂勞動合同的,當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難以進行救濟。因為沒有對于工作時間、工作地點、薪資報酬、工作崗位等的約定,即使用人單位不按照約定發放工資,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補發工資將異常困難。因此,維護自己權益的最好方式即通過書面協議將雙方權利義務予以固定,并作為救濟時的合法依據。
目前法律條文上并沒有“臨時工”這一說法,性質上“臨時工”屬于全日制用工的一種。只要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就應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雙方勞動關系從第一天用工之日起建立,用人單位應在一個月以內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倘若沒有書面的勞動合同,對自己權利保障會造成極大不利,在薪酬待遇、工作時限、權利義務劃分和救濟渠道規定上都有諸多不便。
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未簽訂勞動合同不影響勞動關系的成立;在勞動爭議發生實務中,沒有書面的勞動合同證實勞動關系,則需要提供工作證、牌或者工作服、發放工資記錄等材料證實勞動關系的存在。
臨時工也是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如果不簽訂勞動合同,在發生勞動爭議時會很麻煩,需要花大量證據證明與用人單位成立勞動關系,再進行索賠,不能很好的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超過期限怎么延期
2021-02-27行政處分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1-21夫妻一方失蹤,一方如何申請離婚
2021-02-27異地審理需要怎么申請
2021-03-18和公司簽勞動合同時收取保證金合法嗎
2021-01-08房產中介欺詐行為如何應對
2021-03-17買賣村民自住房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07河南技校女生實習期間汞中毒賠償調解結案
2021-01-13房屋財產險需要的資料有哪些
2021-02-08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終止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7海事保險合同有哪些規定?
2021-03-02保險公司未盡到告知義務酒駕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5沒有準駕證肇事保險公司給理賠嗎
2021-03-26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是否合法有效
2021-03-19委托代理人
2020-12-15農村開荒地有年限規定嗎
2021-03-04房屋拆遷有爭議如何處理
2020-11-19審批過的宅基地沒有辦宅基地證符合拆遷標準么
2020-11-26城鎮房屋征收補嘗標準
2021-01-04農村宅基地房多次買賣后拆遷補償款歸誰所有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