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并是指兩個以上的用人單位合并為一個用人單位,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設合并兩種情形。
(一)吸收合并是指一個用人單位吸收其他用人單位的合并方式,被吸收單位消滅,吸收單位仍然存在;
(二)新設合并是指兩個以上的用人單位合并為新設的用人單位,原有兩個用人單位同時消滅,新的用人單位產生。
用人單位合并一種情況是指用人單位與其他法人或者組織聯合成立一個新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被合并的用人單位的權利和義務;另一種情況是指一個用人單位被撤銷后,將其權利和義務一并轉給另一個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這兩種情況下,原用人單位在合并后均不再存在。為了保護原用人單位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為一個新的用人單位承繼了原用人單位所有的權利和義務,包括原用人單位對其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因此,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后合并的,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由合并后的新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該勞動合同。
二.分立是指用人單位分為兩個以上的獨立用人單位。與合并類似,分立也可以分為存續分立和新設分立兩種情形。
用人單位的合并一般指兩種情況:用人單位發生分立,是指在訂立勞動合同后,用人單位由一個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分裂為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即由一個用人單位分裂為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用人單位。用人單位的分立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原用人單位只是分出一部分財產設立了新的用人單位,原用人單位不因分出財產而終止;另一種情況是原用人單位分解為兩個以上的用人單位,原用人單位隨之解體終止。
為了充分保護勞動者的權利,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四條首先規定了用人單位發生分立的,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防止用人單位以分立后原用人單位不存在或者勞動者權利和義務已經轉移到新的用人單位為由損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其次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分立后,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即使有用人單位采用通過不轉移債務,而只是把資金轉移到新設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來擺脫債務和負擔,使原來的用人單位喪失承擔義務的能力而拒絕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對勞動者負責。但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只要新成立的用人單位繼承了原用人單位的權利,就應當同時承擔其作為用人單位的義務,繼續履行原勞動合同并對勞動者負責。
三.無論是合并還是分立,不影響勞動者與原用人單位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的有效性。
用人單位的合并和分立不僅是現實中經常出現的情況,也是容易產生各種債權債務糾紛和勞動爭議的問題。為了防止一些用人單位假借合并和分立轉移債務,逃避應當承擔的各種法律責任,包括對勞動者的義務,我國《民法通則》第44條第2款規定:“企業法人分立、合并,它的權利和義務由變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擔。”這一規定就是要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并或者分立時,盡最大可能地保護對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而本法關于用人單位合并和分立的規定,是《民法通則》上述立法精神在勞動法領域里的具體體現,即盡最大可能地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一)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后合并的,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無論是吸收合并還是新設合并,所有的權利義務關系由合并后的用人單位承擔。當然,某些勞動者的勞動關系可以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和協議的約定來處理;
(二)發生分立的,原勞動合同由分立后的用人單位按照分立協議的約定作為勞動合同一方當事人履行。只要新成立的用人單位繼承了原用人單位的權利,就應當同時承擔其用人單位的義務,繼續履行原勞動合同和對勞動者負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受要約人指誰
2021-02-19工傷賠償計算表
2020-11-18死刑冤假錯案如何賠償
2020-12-08商標侵權免責的條件是什么呢
2020-12-12領結婚證要財產公證嗎
2021-03-02人民法院對和解申請的審查重點是什么
2021-03-22工傷鑒定過了有效期怎么辦
2021-01-10江蘇海門離婚兒童撫養費標準
2021-01-15成立業主委員會流程有哪些
2021-01-16房屋保全之后如何處理
2020-12-13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何辦理,辦理該證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5小產權房買斷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29租房人拆遷怎么安置住房
2020-12-27抑郁癥裁員是否有賠償金
2021-03-20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范本
2021-03-17人壽保險理賠指南的各種規定
2020-12-01遲交保險費會有哪些后果
2021-01-05意外險保額如何計算
2021-03-2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