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締約過失責任類型有哪些?
1、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所謂“假借”就是根本沒有與對方訂立合同的意思,與對方進行談判只是個借口,目的是損害訂約對方當事人的利益。此處所說的“惡意”,是指假借磋商、談判,而故意給對方造成損害的主觀心理狀態。惡意必須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是行為人主觀上并沒有談判意圖,二是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給對方造成損害的目的和動機。惡意是此種締約過失行為構成的最核心的要件。
2、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此種情況屬于締約過程中的欺詐行為。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實施某種欺騙他人的行為,并使他人陷入錯誤而訂立的合同。而且無論何種欺詐行為都具有兩個共同的特點:欺詐方故意陳述虛假事實或隱瞞真實情況。欺詐方客觀上實施了欺詐行為。民通意見第68條規定:“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事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
3、泄露或不正當地使用商業秘密。所謂泄露是指將商業秘密透露給他人,包括在要求對方保密的條件下向特定人、少部分人透露商業秘密,以及向不正當的手段獲取的,其披露當然是違背權利人的意思的。所謂不正當使用是指未經授權而使用該秘密或將該秘密轉讓給他人。如將商業秘密用于自己的生產經營,由自己直接利用商業秘密的使用價值的行為或狀態,或非法允許他人使用。無論行為人是否因此而獲取一定的利益,都有可能構成締約過失責任。
4、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也即包括除了前三種情形以外的違背先契約義務的行為。在締約過程中常表現為,一方當事人未盡到通知、協助、告知、照顧和義務等義務而造成對方當事人人身或財產的損失的情形。
二、締約過失責任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1、擅自撤回要約時的締約過失責任;
2、締約之際未盡通知等項義務給對方造成損失的締約過失責任;
3、締約之際未盡保護義務侵害對方的人身權、物權的締約過失責任;
4、其他合同不成立時的締約過失責任;
5、合同無效時的締約過失責任;
6、合同被更變、撤銷時的締約過失責任;
7、無權代理情況下的締約過失責任。
一般情況下,只有訂立合同的雙方出于真實的意思表示時,且合同的條款符合法律規定,那么該合同才是屬于有效合同,如果訂立合同的雙方或者是一方有虛假意思表示、存在隱瞞與合同相關的重要事實的、違反相應附隨義務的,就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締約過失責任與違約責任區別表現在哪些方面
隱瞞事實要擔承當締約過失責任嗎
締約過失責任賠償的范圍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當股東權利受侵害時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25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履行什么職責
2021-02-14婚姻法解釋三
2021-01-09監護制度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6贍養人的義務,贍養人應如何支付贍養費
2020-11-15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 關于印發《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2021-02-21交通事故訴訟律師費是多少
2020-12-28空置房物業費70%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1購買保障性住房的標準
2021-02-21建筑工程補充合同與主合同結算單價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1購房定金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12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什么情況公司不能勸退員工
2021-03-2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保險公司保證金退還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21-01-29保險法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二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