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司法觀點集成:預約合同違約方應承擔腳締約過失責任更為嚴重的賠償責任。
由于預約與締約過失制度均有保證“本約”有效簽訂之價值,因此,兩者的確有頗多相似之處。但是,締約過失制度與預約也存在一定區別,重要區別之一就是:預約是當事人對本約簽訂的預先安排,其可能包含違約責任的具體化等條款,固化當事人的違約責任,對其約束剛性更大;而締約過失則是法定的一種制度設計,適用于本約簽訂的整個過程,法律也明確規定締約過失方應承擔的責任范圍,其更多是對當事人在簽約談判過程中過失的一種事后評價。
最高人民法院主流觀點認為,雖然預約明顯是處于本約的締約階段,但違反預約的行為與締約過失行為承擔的責任應是不同的,預約不產生締約過失責任,違反預約承擔的是違約責任,該違約責任可以事先約定;若未約定,則應以預約合同的情況由法官自由裁量。可見,違約方應承擔的賠償責任應較締約過失責任更為嚴重。究其實質,違反預約和締約過失,違約方承擔都是守約方信賴利益的損失,只是締約過失情況下,一般限定在守約方實際損失的范圍內(即其為締約付出的成本)。而預約合同可能已經對本約標的物、對價等作出明確的約定,當事人對本約的期待利益已經固化,違約方一旦違約,守約方的期待利益也隨之喪失,而由于時間的關系,守約方亦喪失了與他人訂立同類本約合同的機會。從而導致機會損失可能變為現實損失。當然。機會損失如何界定以及是否賠償,學界和實務界始終存在爭論,目前尚未形成共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及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15爺爺拘留孫子政審不過嗎
2020-12-31離職之后可以仲裁雙倍工資嗎
2021-03-14對廣播電視組織權的限制有哪些
2020-12-02行政處罰中警告的適用情形
2020-11-07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時效
2020-11-29夫妻約定財產協議有什么效力?離婚時能否作為分割依據
2020-12-09公司被執行后能否更換法人
2021-03-09車被保全有時間限制嗎
2021-01-20仲裁協議的獨立原則是如何的
2020-12-15代位繼承是否適用于遺囑繼承
2021-02-26承租人變更有訴訟時效嗎
2021-01-02終止勞動合同是否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呢
2021-01-18企業合并 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17事業單位可以進行勞務外包嗎
2021-02-13壽險分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0-12-21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建筑工程保險的適用范圍
2021-01-31用假手續取得保險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03外資保險公司違反法律被吊銷證書的如何處理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