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要約是很普遍的民事行為,一方想簽訂買賣合同,可以向賣方發出要約,將條件講清楚。如果賣方同意簽署合同,要約生效,下面雙方會就合同細節做進一步的商討。作為要約人,要履行自己的義務,也有權利。那么,要約人享有的權利是什么?下面我們通過本文一起了解下。
一、要約人享有的權利是什么?
要約人享有撤銷權。要約人的撤銷權是指要約人在要約生效以后,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將該項要約取消,使要約的法律效力歸于消滅的權利。
在受要約人作出承諾之前,這種權利的行使很容易給受要約人的信賴利益造成損害,故法律必須對這種權利的行使給予限制,合同法第十九條即作出了這種限制。惟須注意的是,要約的法律效力應限定于要約生效的框架之下,故要約的撤回不能歸屬于要約的法律效力之列。
二、要約人要履行哪些義務?
1、形式拘束力。
要約的形式拘束力是指,要約一經生效,要約人即應受到要約的拘束,不得撤回、撤銷或對要約加以限制、變更和擴張,學理上也稱其為要約的不可撤銷性。
以要約可以撤銷為原則,例外地對撤銷作一些限制,明文規定“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并已經為履行合同做了準備工作”的情況下要約不可撤銷。雖然合同法并沒有明文規定要約的形式拘束力,但要約不可撤銷的例外規定已經使要約在很大程度上實質具備了形式拘束力。
要約的形式拘束力實質上是要約人的先合同義務,在合同締結過程中如果要約人違反了該先合同義務,致使合同不成立或無效,要約人應當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2、強制要約義務。
要約人的第二個義務是強制要約義務。強制要約義務發生在證券法中,指收購者收購目標公司的股份,使其有表決權股份的持有量達到該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總數的一定比例時,法律強制其向所有股東發出收購要約的制度。
強制要約制度是法律根據衡平原則,為收購人設置的一項義務,同時也是目標公司股東的一項權利。其目的在于避免當收購者獲得目標公司的控制股而成為控股股東時,出現歧視非控股股東的現象。
綜上所述,在要約關系中,要約人是發出邀請的一方,其必須保證要約內容合法完整,并且是自己的意思表示。當然,要約人享有撤銷要約的權利,如果要約發出后,發現內容存在重大漏銅的,其可以及時撤銷,以免給今后簽署合同帶來麻煩。當然,撤銷要在對方承諾之前提出。
存在合同自動失效的情形嗎
委托合同的相關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保全擔保需要本人去嗎
2021-03-21醫療事故責任與非醫療事故責任有什么區別
2021-03-14公司扣壓員工半年獎金是否合法
2020-12-07無效婚姻算沒結婚嗎
2021-01-01購買公司股權是否承擔之前債務
2021-01-10P2P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什么
2021-02-23消費者投訴方法是什么
2021-01-10被扶養人生活費總額上限是多少
2021-01-19先予執行的申請流程是什么
2020-11-22去勞動仲裁需要律師嗎
2021-02-24聊騷能作為離婚的證據嗎
2021-01-09合同債權質押是什么
2021-02-09合同欺詐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02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05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哪些
2020-11-17婚前買房婚后辦證是否屬于共同財產
2020-12-07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可以理賠多少
2021-01-02肇事逃逸商業保險賠嗎
2020-12-25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