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約的撤回與撤銷區別是什么?
要約撤銷是一項使生效的要約歸于無效的重要的單方法律行為,要約一旦被撤銷,已經生效的要約將歸于無效,要約人將不再受要約內容的約束。不同于要約撤回的是,要約撤銷發生于要約生效之后,其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也就是說要約撤銷的通知到達受要約人的期間應是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后,受要約人發出承諾之前。
合同法規定,要約可以撤回。要約撤回,是指在要約生效前,要約人使其不發生法律效力的意思的表示。要約一旦送達受要約人或被受要約人了解,即發生法律效力。所以,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因此,要約的撤回只發生在書面形式的要約,而且,撤回通知一般應采取比要約更迅速的通知方式。兩者的實質,區別在于:前者是在要約尚未生效(或剛剛生效)時發生的,而后者則是在要約生效后,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前。
二、要約有哪些法律特征?
1、是由具有訂約能力的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要約的提出旨在與他人訂立合同,并且喚起相對人的承諾,所以要約人必須是訂立合同一方的當事人。由于要約人欲以訂立某種合同為目的而發出某項要約,因此他應當具有訂立合同的行為能力。我國《合同法》第9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無民事能力人或依法不能獨立實施某種行為的限制行為能力人發出欲訂立合同的要約,不應產生行為人預期的效果。
2、必須具有訂立合同的目的。要約人發出要約的目的在于訂立合同,而這種訂約的意圖一定要由要約人通過其發出的要約充分表達出來,才能在受要約人承諾的情況下產生合同。根據我國《合同法》第14條規定,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約中必須表明要約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3、必須向要約人希望與之締約合同的受約人發出。要約人向誰發出要約也就是希望與誰訂立合同,要約原則上是向特定的相對人來說的,但也有向不特定人發出。
綜上所述,日常生活中,要約是很常見的簽訂合同形式,一方發出要約,如果發現要約內容有誤或者表達不清,可以做出撤銷或者撤回的決定。要約撤回是發生在要約生效之前的,只要通知到對方即可。而撤銷則是發生在要約生效之后,兩個行為在時間點上是不同的。
收購要約的期限是多久
要約收購失敗會怎么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股權激勵解禁后多久能賣
2021-01-12夫妻約定財產協議有什么效力?離婚時能否作為分割依據
2020-12-09監護人有權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嗎
2021-03-23探望權法院的裁判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3父親被判刑,家人可以申請低保嗎
2021-01-19管轄異議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0稅務機關可以公告送達稅務文書的情形
2021-01-02交通事故應該怎么起訴
2020-12-22調換崗位要有什么證明
2021-03-13勞動保護的措施有哪些
2021-01-05計件工人被裁員的怎么補償
2021-01-15法院仲裁派遣工資流程是什么
2021-01-01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9車輛未按時年檢保險公司一定不用賠償嗎
2021-03-11網銷保險為何如此受熱捧
2021-02-06損失補償原則有哪些
2021-01-30分清一般代理和全權代理
2020-11-13土地承包合同終止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9土地出讓金需要上繳國庫嗎
2020-11-20土地互換幾年后土地補償款應該屬于誰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