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約的撤回與撤銷區別是什么?
要約撤銷是一項使生效的要約歸于無效的重要的單方法律行為,要約一旦被撤銷,已經生效的要約將歸于無效,要約人將不再受要約內容的約束。不同于要約撤回的是,要約撤銷發生于要約生效之后,其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也就是說要約撤銷的通知到達受要約人的期間應是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后,受要約人發出承諾之前。
合同法規定,要約可以撤回。要約撤回,是指在要約生效前,要約人使其不發生法律效力的意思的表示。要約一旦送達受要約人或被受要約人了解,即發生法律效力。所以,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因此,要約的撤回只發生在書面形式的要約,而且,撤回通知一般應采取比要約更迅速的通知方式。兩者的實質,區別在于:前者是在要約尚未生效(或剛剛生效)時發生的,而后者則是在要約生效后,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前。
二、要約有哪些法律特征?
1、是由具有訂約能力的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要約的提出旨在與他人訂立合同,并且喚起相對人的承諾,所以要約人必須是訂立合同一方的當事人。由于要約人欲以訂立某種合同為目的而發出某項要約,因此他應當具有訂立合同的行為能力。我國《合同法》第9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無民事能力人或依法不能獨立實施某種行為的限制行為能力人發出欲訂立合同的要約,不應產生行為人預期的效果。
2、必須具有訂立合同的目的。要約人發出要約的目的在于訂立合同,而這種訂約的意圖一定要由要約人通過其發出的要約充分表達出來,才能在受要約人承諾的情況下產生合同。根據我國《合同法》第14條規定,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約中必須表明要約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3、必須向要約人希望與之締約合同的受約人發出。要約人向誰發出要約也就是希望與誰訂立合同,要約原則上是向特定的相對人來說的,但也有向不特定人發出。
綜上所述,日常生活中,要約是很常見的簽訂合同形式,一方發出要約,如果發現要約內容有誤或者表達不清,可以做出撤銷或者撤回的決定。要約撤回是發生在要約生效之前的,只要通知到對方即可。而撤銷則是發生在要約生效之后,兩個行為在時間點上是不同的。
收購要約的期限是多久
要約收購失敗會怎么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沒有公攤遇到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09車輛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流程
2021-01-27拆遷公司強拆是否構成犯罪
2021-01-21婚內協議及應注意的問題
2021-03-15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如何認定
2021-01-02公司合同書上寫著半年內離職扣工資合法嗎
2020-11-19配偶不出面可以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12學校檔案弄丟是行政之訴還是侵權之訴
2020-11-13房產贈與給未成年子女如何征稅
2021-01-01建筑勞務是否可以分包給個人
2021-01-16公司未給員工足額繳納社保會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16扶老人險怎么買,扶老人險賠什么
2020-12-12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的特征是什么,有哪些種類
2020-12-22貨車報保險要資格證嗎
2021-01-05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2-31保險代理合同(四)
2021-02-22土地承包合同能隨意解除嗎
2021-01-02非農戶口農村房子拆遷補償有什么要求
2021-02-12農村宅基地拆遷可以享受什么補償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