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效合同還有附隨義務嗎?
如果是全部無效的合同則合同的全部內容自始不產生法律效力,不履行,也不承擔不履行合同的違約責任。
部分內容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合同的其余部分仍然有效,還需要履行。
《合同法》第六十條 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第六十一條 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二、法定理由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認定合同或者部分合同條款無效:
(1)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
注意: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的合同,屬于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一般屬于可變更或撤銷的合同,只有在損害了國家利益時,才屬于無效合同。
(2)惡意串通,并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
(5)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
(6)對于造成對方人身傷害或者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免責的合同條款。
(7)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條款無效。
另外,根據《民法通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民事行為為無效民事行為。因此,主體不合格也可能導致合同無效,例如:
(a)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合同且法定代理人不予追認的,該合同無效。其例外情況是:純獲利益的合同和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需追認,合同當然有效。
(b)法定代理人不合格且相對人有過失而成立的合同,該合同無效;
(c) 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權限訂立的合同,且相對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超越權限的,該合同無效。
在合同履行期間,雙方當事人都要履行規定的義務,合同的義務也是包括了主合同義務、附隨義務等,在主合同宣布無效后當事人雙方的合同關系也是立即解除的,同時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如果對合同方面出現了糾紛也是可以通過訴訟等法律的途徑解決。
合同效力糾紛如何解決,無效合同的表現有哪些
無效合同的違約責任是怎樣的?
無效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時效起算怎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征地賠償標準規定是什么
2021-01-21船舶未解除抵押可以轉讓嗎
2021-02-18破產和解的提出時間有什么規定
2021-01-26經偵傳喚可以不去嗎
2021-03-20兒童監護權轉移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13包辦婚姻自由婚姻二者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侵權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1-01-12被取保候審了就表示結案了嗎,還會判刑嗎
2020-12-03商業銀行可以不經營辦理國內外結算業務嗎
2021-03-16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索取回扣造成損失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22怎么證明是在商場摔傷,有哪些相關法律依據
2021-01-02用人單位如何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裁員
2021-02-13公司不承認與員工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2-03雇傭關系和勞務關系的區別
2021-02-23人壽保險合同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26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交強險起訴保險公司流程
2020-12-16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八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