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的特征是什么
合同的法律特征主要有四個:
1、合同是雙方或多方當事人自愿達成的民事法律行為。第一,從合同的主體看,必須有兩個以上當事人;第二,從意思表示看,必須是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第三,合同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
2、合同以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為目的。當事人訂立合同的目的,是為了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這種權利義務關系是為了滿足當事人的某種需求或實現某種愿望。
3、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在合同法律關系中,當事人之間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沒有上下級之分,沒有高低,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任何一方都不得以強凌弱,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
4、合同是國家規定的一項法律制度,受國家強制力的保護和約束。合同一旦成立生效,當事人不得隨意變更或解除,當事人無正當理由不履行合同,就要承擔法律責任。
二、合同不完整有法律效應嗎
(1)缺少合同的主要條款。合同的主要條款,是指合同應當具備的條款,它決定合同的類型,確定當事人各方權利和義務,在有些情況下,欠缺主要條款,合同即不成立。也就是說,如果一份合同欠缺當事人名稱或姓名、標的、質量或數量,則該合同不是一份完整的合同,可能導致合同沒有法律效力。
(2)缺少合同的普通條款。合同的普通條款不是合同所必須具備的條款,如果一份合同缺少價款、履行的期限、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方法等內容,則不會影響合同的法律效力,該合同是有效的。一般來說,合同缺少普通條款,說明該合同屬于瑕疵合同,應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或當事人約定進行合同漏洞的填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二條
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二)標的;(三)數量;(四)質量;(五)價款或者報酬;(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七)違約責任;(八)解決爭議的方法。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范文本訂立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一條
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在訂立合同的時候,當事人可以采取書面形式,當然也可以訂立口頭協議。不過此時要注意了,若是法律中有明確要求必須采取某種形式訂立合同的話,除此之外的形式訂立合同,均會導致該合同無效。至于合同是應該簽字還是蓋章,其實可以兩者同具,也可以單具其一,簽字是最具有法律效力的。
出版合同簽訂流程是怎樣的?
合同根本違約的情形有哪些?
什么情況下抵押合同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抗環保強制措施怎么處理
2021-02-13與精神病人結婚,其婚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16打官司怎樣請律師,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24新交規酒駕如何處罰
2020-12-20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021-02-13關于交通事故骨折賠償
2021-02-02起訴離婚程序步驟詳解
2021-01-15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
2021-03-11離婚協議沒標日期有效嗎
2021-01-23消費合同多久生效
2021-03-01房產證抵押給銀行可以轉賣嗎
2020-12-13低于標準的競業限制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9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勞務外包需要什么資質
2021-01-10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保險貨物范圍
2021-03-09肇事者醉酒保險公司咋賠
2021-01-13保險公司承擔的賠償金能追償嗎
2021-02-25委托代理的規定
2020-11-11人身險賠付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01土地承包經營權退出的三換模式是指什么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