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期限就是指一份合同在什么時候需要進行履行,這關系到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我國法律當中對合同履行期限做出了相關規定,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合同履行期限有哪些規定吧。
《合同法》對買賣合同交付期限作了如下規定:
一、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交付標的物。約定交付期限,出賣人可以在該交付時間內的任何時間內交付(《合同法》第一百三十八條)。
二、當事人沒有約定標的物的交付期限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按下列方式確定:
1、協議補充。不能達成協議補充的,按照合同相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2、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合同法》第六十二條第四款)。
三、標的物在合同訂立之前已為買受人占有,合同生效的時間為交付的時間(《合同法》第一百四十條)。
四、因買受人的原因致使標的物不能按照約定的期限交付的,買受人應當自違反約定之日起承擔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三條)。
相關知識:合同履行的期限
合同履行期限是指債務人履行合同義務和債權人接受履行行為的時間。作為合同的主要條款,合同的履行期限一般應當在合同中予以約定,當事人應當在該履行期限內履行債務。如果當事人不在該履行期限內履行,則可能構成遲延履行而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履行期限不明確的,根據《合同法》第 61條的規定,雙方當事人可以另行協議補充,如果協議補充不成的,應當根據合同的有關條款和交易習慣來確定。如果還無法確定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這也是合同履行原則中誠實信用原則的體現。
不按履行期限履行,有兩種情形:遲延履行和提前履行。在履行期限屆滿后履行合同為遲延履行,當事人應當承擔遲延履行責任,此為違約責任的一種形態;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所為之履行為提前履行,提前履行不一定構成不適當履行。
合同履行期限的內容主要是規定在我國《合同法》當中的,通常情況下合同的履行期限是由雙方當事人自行進行約定的,如果約定不明或沒有約定的話,才按照合同相關條款華歐交易習慣確定履行期限。更多合同履行方面的知識,你可以到律霸網站進行詳細了解。
合同履行抗辯權的內容
合同履行不能怎么理解
處理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的程序規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職員工兼職做顧問違法嗎
2020-12-18客運合同糾紛中能否主張精神撫慰金
2020-11-11繼承開庭到判決多長時間
2021-02-05協警開了罰單怎么辦
2020-12-22委托代理合同是否要計征印花稅
2020-11-08500米以上建筑允許修建嗎
2021-02-28破產重整怎么拿到工資
2021-01-30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指南
2021-02-09如何確定人壽保險的金額
2021-02-05旅游意外傷害險定義
2020-11-21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19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沒資格證開車保險陪嗎
2020-12-03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四條是怎樣的
2020-12-26如何厘訂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費率
2021-02-22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應注意什么
2021-01-23土地互換20年對方反悔怎么辦
2021-02-08拆遷還房時,公攤面積太大是否可以拒絕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