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合同的內容都是當事人意愿的體現,所以,一旦合同無效,那么當事人的意愿也就不能實現,對當事人來講是不利的。而從法律角度分析,合同無效的法定情形都有哪些呢?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合同,可分兩種,一種為可變更、可撤銷合同,而當其損害國家利益時,則為無效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主要是指損害國家經濟利益,例如,欺詐國有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而使國有財產造成損失。如果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則應適用《合同法》第52條第4款的規定。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者利益
惡意串通的合同是指雙方當事人非法串通在一起,共同訂立某種合同,造成國家、集體或第三者利益的損害。由此可見,行為人的行為具有明顯的不法性,據此可以將其作為違法合同對待。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是指當事人實施的行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在內容上和目的上是非法的,這種行為又稱為隱匿行為。在實施這種行為中,當事人故意表示出來的形式或故意實施的行為并不是其要達到的目的,也不是其真實意思,而只是希望通過這種形式和行為掩蓋和達到其非法目的。由于被掩蓋的目的是非法的,且將造成對國家、集體或第三者的損害,因此這種行為是無效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社會公共利益體現了全體社會成員的最高利益,違反社會公共利益或公序良俗的合同無效,這是各國立法普遍確認的原則。根據我國《合同法》,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無效,因此凡訂立合同危害國家公共安全、損害公共道德、危害公共健康和環境以及其他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無論當事人是否主張無效,法律和仲裁機構都應主動宣告合同無效。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行性規定
此處所說的法律是指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訂的法律,行政法規是指由國務院制訂的法規,違反這些全國性的法律和法規的行為是當然無效的。無效合同都具有違法性,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行性規定的行為,在違法性方面較之于其他無效合同更為明顯。
主要是從合同的內容入手分析的,實踐中如果訂立合同的主體不合格,意思表示不真實的話,也是可以導致合同無效的。如果你在這方面還有疑問的話,可以咨詢一下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合同無效怎么承擔責任
主合同無效則從合同還有效嗎
無效合同中的違約條款有效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事爭議的組織機構有什么
2020-11-15驗資費用的收取標準
2020-12-18緩刑期間能學駕駛嗎
2021-01-09哪些是夫妻共同財產,哪些夫妻各自財產
2020-12-27民事案件中移送管轄可以復議嗎
2021-03-24遺產繼承訴訟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2督促程序標的費用
2020-11-12公安有調解權嗎
2021-03-08勞動工傷基本賠償項目是什么
2020-12-20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談《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1-27建筑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1-30員工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04什么是老賴
2021-01-09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是指什么
2021-01-02當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1-03-12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條
2021-01-30土地流轉多少錢一畝
2020-11-28國有土地拆遷補償款比私有要多嗎
2020-11-13已經簽訂了安置補償協議,可以反悔嗎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