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小孩、精神病患者都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需要有監護人代理他們的民事行為。那我國法律對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認定有哪些規定?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提供相關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一、最新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如何認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包括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民法典》:第二十條,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一條,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一百四十四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被人民法院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根據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復的狀況,經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其恢復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按照人的精神狀態、精神疾病來判斷其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時,因為這涉及到一個公民的權利能力問題,所以必須經過嚴格的法律程序,
1、被申請宣告人必須是精神病人;
2、必須經利害關系人申請;
3、以法定程序宣告;
4、必須由法院以判決的形式宣告。
二、無民事能力人法律責任
當事人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因為其主體資格的限制,無法承擔民事責任。雖然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不能承擔或在承擔民事責任時受到限制,但是他們或她們在侵犯他人權利或利益時應該是直接侵害人,所以他們或她們是不能擺脫成為民事被告的風險。不過雖然他們或她們是被告,但是承擔責任或部分責任的主體卻是他們或她們的監護人。
監護人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提供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認定辦法的具體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除了不滿十周歲的兒童外,不能辨認自己的行為的人也可以被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精神病患者。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由父母等親屬擔任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年齡是多少歲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有哪些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起訴離婚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輕傷一級大概賠償多少
2020-11-09動遷款一直下不來怎么辦
2021-02-10環境侵權人對生態環境有修復責任嗎
2021-01-01股權變更能否辦理土地抵押
2020-11-30交通事故鑒定手續不全是否合法
2021-02-08兒童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
2021-01-10老公有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1-13哪些人需要自行回避,應該提供什么材料
2021-01-03判決書生效后多長時間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021-03-01婚姻口頭協議多久無效
2021-02-13煤礦工意外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19廠房承租人死亡可以終止合同嗎
2020-11-30討債時怎樣對付失聯的債務人
2020-11-13在兒童樂園玩耍腳骨頭摔斷了,兒童樂園要負責任嗎
2021-02-01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夫妻離異后房產出售要交哪些稅
2020-12-03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社保能不能當作在某單位工作的證據
2021-02-23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哪些人可以做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