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詐騙罪司法解釋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1、自然人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2、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本條之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二、合同條款欺詐如何賠償
《合同法》在“違約責任”中,專門設定了反欺詐條款。這是《合同法》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一項重要規定。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在日常生活中,經營者欺詐消費者的行為不勝枚舉。
盡管《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此早就規定了加倍賠償,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以及舉證困難等種種原因,實際適用的很少。
《合同法》明確規定了受欺詐可以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無疑給了消費者強有力的支持,尤其是對于商品房銷售中的欺詐行為的加倍索賠是一個重要的法律依據。
根據《合同法》的違約責任原則,一方違約時,另一方只能要求對方賠償實際損失和預期利益損失,并對此作了限制性規定,而規定可以選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則加重了經營者的責任。對消費者來說,當能夠證明被欺詐時,可以選擇責任形式,既可以適用加倍賠償,又可以適用合同違約責任,但兩種賠償方式不能并用。盡管如此,消費者選擇了加倍賠償后,并不影響要求對方繼續履行合同、賠禮道歉、修理、重作,退貨等。
合同詐騙當事人即便坐牢,也要償還詐騙款。詐騙案件雖然是屬于刑事案件,但是也是有民事賠償責任,受害人可以起訴,根據自己實際的情況進行經濟賠償。詐騙人有自首行為,或者是主動退還贓款行為,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情節從輕處罰。
合同詐騙罪如何判刑
合同詐騙的預防方法
合同詐騙防范應注意哪些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生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2-24裝修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3包庇縱容黑社會怎么處罰
2020-11-12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買賣雙方跳過中介私下成交是否還需付中介費
2021-02-09降薪是否需要變更合同
2021-02-22為什么要簽第三方勞務合同
2021-02-18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嗎?
2021-02-21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12交通保險理賠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
2021-02-03交通事故中對方摩托車沒有手續保險公司會賠對方車輛損失嗎
2021-01-03機動車保險的投保人與被保險人是否必須一致
2021-03-08開發公司有拆遷補償協議嗎
2021-02-24征地拆遷中,公攤面積有賠償嗎
2020-11-25買的安置房要拆遷了怎么辦
2020-11-12車墩鎮農村拆遷安置方案是如何的
2021-02-19集體土地房屋拆遷補償相關內容
2020-11-29拆遷安置房與普通商品房的區別
2020-11-15<物權法>與拆遷賠償的問題
2021-03-2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受理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等案件問題的批復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