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買賣關系中,其實很容易就出現了欺詐的情況,而在這個時候雙方簽訂的合同自然也就會被認定為欺詐合同。結合我國《合同法》中的規定,一方因受欺詐而簽訂的合同是無效的。與此同時也會產生一定的法律后果,那么欺詐合同的法律后果都有哪些?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買賣合同欺詐的刑事后果
買賣合同欺詐的刑事后果主要有合同詐騙罪及仿造公文、證件、印章罪。
由于買賣合同涉及金額可大可小,在生活實踐中應嚴格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一般來說,數額較大或巨大的行為才構成合同詐騙罪,應承擔刑事后果,否則只能要求詐騙方承擔行政的或民事的法律后果。如已認定構成合同詐騙罪,對其提起刑事訴訟后,受害人可一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對被侵害的權利進行補救。
在欺詐過程中仿造公文、證件、印章的行為是欺詐人用以達到欺詐目的的手段行為。如欺詐人的行為已構成合同詐騙罪,對其行為不再適用仿造公文、證件、印章罪與詐騙罪數罪并罰,而僅適用詐騙罪從重處罰。
(二)買賣合同欺詐的民事后果
由于欺詐的行為而訂立的買賣合同屬于無效合同,依我國《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欺詐人應承擔如下民事后果。
1、返還財產。對以虛假身份等形式進行買賣合同欺詐所得的財產,欺詐人負有返還給被欺詐人的義務。例如:欺詐所得的是實物,欺詐人已將實物出賣的,而且該實物已經不可能再追回,欺詐人則需要返還相當于原物的價款。返還范圍應包括原物及其應有孳息。
應當注意的是,由于欺詐人對欺詐所得物的占有是非法的,所以不適用善意取得,被欺詐人可基于所有權要求占有該物的第三人予以返還。
2、賠償損失。欺詐人因欺詐獲得被欺詐人財產,是一種侵權行為。欺詐人對因其欺詐行為給被欺詐方造成的損失應予以賠償。賠償范圍應包括直接損失及間接損失。
3、繼續履行。對于在履行過程中出現的欺詐行為,如以劣質產品冒充優質產品的行為,欺詐人并無
4、支付違約金。對于在合同已經成立并生效的情況下,欺詐發生在合同履行階段的,則被欺詐方可要求欺詐方支付違約金,包括合同約定的具有懲罰性的違約金,不以是否客觀上對被欺詐方造成損失為根據。
5、沒收財產。對欺詐行為已構成欺騙罪的,可沒收其已經取得的或約定取得的財產或孳息。
(三)買賣合同欺詐的行政后果
對買賣合同欺詐行為造成的行政后果情況大致如下:
1、對實施了買賣合同欺詐行為的行政法人,可追究主要負責人或法定代表人的行政責任。
2、對企業法人、事業法人實施的買賣合同欺詐行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對行為主體予以警告或責令停業整頓、罰款等行政處罰。
3、對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實施的買賣合同欺詐行為,當不足以構成犯罪,無法追究刑事責任,但不予處理顯然失當的情況下,可對行為人予以罰款或行政拘留等行政處罰。
此外,對在買賣合同訂立過程中玩忽職守,疏忽大意的工作人員,應視情節輕重由所在單位按內部規章制度追究行政責任。
就包括了刑事后果、民事后果以及行政后果。其中就刑事后果而言,只有在經過認定,確定欺詐行為構成合同詐騙罪或其他犯罪的情況下,才能依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對消費者進行欺詐行為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對欺詐罪該如何進行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建房以罰代批有效嗎
2021-01-29涉外離婚訴訟有什么風險
2020-12-10申請老字號有哪些要求呢
2020-12-26交通罰款逾期半年怎么處理
2021-01-21假釋期間什么情況會被收監
2020-12-28冒充軍官行騙怎么處罰
2020-11-29發生交通事故可否主張被撫養人生活費
2020-12-22離婚損害賠償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2021-02-10老公有外遇離婚財產怎么分割
2020-11-19北京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程序是什么
2021-01-30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企業調崗可否隨意進行
2020-12-02臨時工發生工傷可以進行工傷認定嗎
2020-11-29用假手續取得保險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03保險公司定損不合理怎么辦
2020-11-21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保監會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還審理嗎
2021-01-23發生車禍該如何申請保險理賠
2021-01-05保險合同生效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12二手車沒保險違法嗎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