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瑕疵履行的后果是什么?
1、履行上的瑕疵能夠補正
當債務人履行上的瑕疵能夠補正時,其法律后果為:債權人有權拒絕接受有瑕疵 的履行,并要求債務人補正。此時,債權人不負受領遲延的責任。因補正標的物導致債務人遲延履行的,債務人應負遲延履行的責任。如果因債務人補正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債務人應負責賠償。
當債務人交付的標的物質量或提供的勞務不符合約定時,債權人有權依據情況要求債務人減少價款或者報酬。標的物雖能補正,但補正對債權人已無利益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并請求損害賠償。因標的物的主物不符合合同約定解除合同時,解除合同的效力及于從物。但因標的物的從物不符合合同約定而被解除的,解除的效力不及于主物。債務人能補正而不補正時,債權人有權要求人民法院強制債務人補正。但依債務的性質不得強制執行的除外。
2、履行上的瑕疵不能補正
當債務人履行上的瑕疵不能補正時,債權人有權拒絕受領標的物,并可以解除合同,要求損害賠償。當然,債權人也可以在受領后,要求債務人降低價格或者酬金。
二、合同瑕疵履行的特點是什么?
合同法要求合同雙方應當全面履行合同,嚴格按照合同的要求履行各自的義務,但現實生活中,往往產生一方當事人因這樣那樣的原因,不能夠全面履行合同義務,這就構成了合同瑕疵履行,又可被稱為不適當履行。合同的瑕疵履行是指合同一方當事人雖然履行了合同,但其履行既不符合法律的規定也不符合合同的約定,致對方不能獲得合同利益、減少或喪失獲得合同利益的情形。
瑕疵履行是債務人有積極的履行行為,只是由于債務人履行有瑕疵,使債權人的利益遭受損害,故可稱為積極的債務違反。瑕疵能補正的,債權人有權拒絕受領,要求補正,并不負受領遲延責任。因標的物的補正而構成債務人遲延的,債務人應當承擔遲延給付的責任。標的物雖能補正但對債權人已無利益的,債權人得解除合同。經債權人催告而債務人不為補正的,債權人得訴請法院強制執行。
綜上所述,合同經過訂立簽字蓋章后,就應該到履行階段。有時候,合同的條款并不完善,存在瑕疵,這種情況下沒有糾正就履行的,作為債權人可以拒絕領受標的物。并且可以要求解除合同,發生損害的,由對方承擔。因此,簽署合同過程中一定細致閱讀條款。
合同履行情況有哪些
合同履行期限約定不明如何處理
關于合同履行地的最新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沒有各執一份有效嗎
2021-02-282020發生醫療事故醫院不解決怎么辦,醫療事故哪里管
2020-11-23中外合資企業需要設立監事會嗎
2020-11-08商標權質押到期未續押是否有效
2021-02-15什么財產既可以抵押又可以質押
2021-03-21海事訴訟被請求人的財產包括哪些
2020-12-19政府單位非法招工如何處罰
2021-01-02商業銀行能否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委托合同對于委托他人辦事的理解是什么
2021-03-17合同保全有哪些意義
2020-11-08村委會有權“出租”集體林地嗎
2020-12-30網簽購房合同查詢
2021-03-12公有住房轉讓手續有哪些
2020-11-30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勞務派遣合同終止情形
2020-12-07人身保險的投保人需要擔負什么義務
2021-02-07租的車出的單方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0-11-23哪些人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主體
2021-01-03財產保險合同履行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7土地承包經營權適用什么法律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