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瑕疵履行的后果是什么?
1、履行上的瑕疵能夠補正
當債務人履行上的瑕疵能夠補正時,其法律后果為:債權人有權拒絕接受有瑕疵 的履行,并要求債務人補正。此時,債權人不負受領遲延的責任。因補正標的物導致債務人遲延履行的,債務人應負遲延履行的責任。如果因債務人補正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債務人應負責賠償。
當債務人交付的標的物質量或提供的勞務不符合約定時,債權人有權依據情況要求債務人減少價款或者報酬。標的物雖能補正,但補正對債權人已無利益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并請求損害賠償。因標的物的主物不符合合同約定解除合同時,解除合同的效力及于從物。但因標的物的從物不符合合同約定而被解除的,解除的效力不及于主物。債務人能補正而不補正時,債權人有權要求人民法院強制債務人補正。但依債務的性質不得強制執行的除外。
2、履行上的瑕疵不能補正
當債務人履行上的瑕疵不能補正時,債權人有權拒絕受領標的物,并可以解除合同,要求損害賠償。當然,債權人也可以在受領后,要求債務人降低價格或者酬金。
二、合同瑕疵履行的特點是什么?
合同法要求合同雙方應當全面履行合同,嚴格按照合同的要求履行各自的義務,但現實生活中,往往產生一方當事人因這樣那樣的原因,不能夠全面履行合同義務,這就構成了合同瑕疵履行,又可被稱為不適當履行。合同的瑕疵履行是指合同一方當事人雖然履行了合同,但其履行既不符合法律的規定也不符合合同的約定,致對方不能獲得合同利益、減少或喪失獲得合同利益的情形。
瑕疵履行是債務人有積極的履行行為,只是由于債務人履行有瑕疵,使債權人的利益遭受損害,故可稱為積極的債務違反。瑕疵能補正的,債權人有權拒絕受領,要求補正,并不負受領遲延責任。因標的物的補正而構成債務人遲延的,債務人應當承擔遲延給付的責任。標的物雖能補正但對債權人已無利益的,債權人得解除合同。經債權人催告而債務人不為補正的,債權人得訴請法院強制執行。
綜上所述,合同經過訂立簽字蓋章后,就應該到履行階段。有時候,合同的條款并不完善,存在瑕疵,這種情況下沒有糾正就履行的,作為債權人可以拒絕領受標的物。并且可以要求解除合同,發生損害的,由對方承擔。因此,簽署合同過程中一定細致閱讀條款。
合同履行情況有哪些
合同履行期限約定不明如何處理
關于合同履行地的最新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客運合同糾紛中能否主張精神撫慰金
2020-11-11政府采購法,罰款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0涉外離婚的處理原則如何規定
2020-12-09小股東如何應對公司不分紅
2021-03-08有解約定金還必須履行合同嗎
2021-03-03職稱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0-11-15建筑工人意外身亡要不要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1一審法院違反級別管轄審理是否有效
2021-02-21法院立案需要戶籍證明嗎
2021-01-14土地糾紛有人做偽證可以報警嗎
2020-12-01基本的購房知識匯總
2020-12-11恢復勞動關系一裁終局是否適用
2020-12-31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應否擔責
2020-12-16車禍受傷的雙份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22航空意外險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2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權爭議上訴案
2021-01-19保險合同的終止
2021-02-14開車撞死人保險怎么理賠
2020-11-1170歲老人被打失去勞動力怎么賠嘗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