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押合同生效要件是:
(一)主體適格
主體適格即當事人適格,是指抵押合同的當事人必須符合法律要求,在主體資格上不存在瑕疵。
《民法通則》第55條第1項規定,民事法律行為的行為人應當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
《合同法》第9條也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抵押合同作為法律行為的一種,必須符合一般法律行為對當事人在行為能力方面的要求,即訂立抵押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應具備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當事人是否具有合法的主體資格,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此外,由于抵押權的設定行為屬處分行為,因此,當事人除具有行為能力之外,抵押人還應具有對抵押財產的處分能力,對抵押物享有所有權或處分權。
(二)意思表示真實
意思表示是法律行為的本質要素,是指向外部表明意欲發生一定私法上法律效果之意思的行為。意思表示由兩個要素所構成:
1、內心意思;
2、此項內心意思的外部表示。
當事人的內心意思經過外部表示而客觀化,從而為他人所知悉,便構成意思表示。我國《民法通則》第55條第2項規定,民事法律行為的意思表示應當真實。
而所謂意思表示真實,就是指當事人的內心意思與經過表示而外觀化的意思相互吻合,沒有瑕疵而言。
抵押合同是抵押人與抵押權人通過意思表示設定抵押權以擔保債權實現的合同,抵押合同中的意思表示就是抵押當事人通過合同表達的意欲發生抵押權設定效果的意思。抵押人與抵押權人簽訂抵押合同,應當表現自己內心的真實意愿,并本著平等自愿、誠實信用的原則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不允許一方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對方,使其違背自己的真實意志而簽訂抵押合同。
(三)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合同法》第7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根據上述規定,合同不得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和禁止性規定,也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依照法律規定,抵押財產應當是流通物和可轉讓財產,禁止流通物和不可轉讓的財產,不得用于抵押,如毒品、槍支彈藥,以及依法被查封、扣押、監管的財產,等等。
此外,抵押人與抵押權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而訂立的抵押合同,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抵押合同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違背善良風俗的抵押合同,以及其他違反法律強制性或者禁止性規定的抵押合同等等,都屬于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抵押合同,皆為法律所禁止。
(四)標的確定與可能
合同標的決定著合同權利義務的質和量,因此,合同標的應具有確定性、可能性。標的確定是指合同成立時,其內容須確定,否則合同的內容無從實現,合同也就無法發生效力。標的可能則是指合同中的給付可能實現。
盡管我國《民法通則》與《合同法》均未明確要求合同的標的必須確定與可能,但此為合同標的的題中應有之義。就抵押合同來說,其標的確定即為抵押權的確定。抵押權的確定性體現在抵押物必須特定以及抵押權所擔保的債權必須特定兩方面。《擔保法》第 39條以及《物權法》第185條第2款對此均有明確的規定。
其中“被擔保債權的種類和數額”是對抵押權所擔保的債權必須確定的要求,而“抵押財產的名稱、數量、質量、狀況、所在地、所有權歸屬或者使用權歸屬”則是對抵押物必須特定的要求。如果抵押合同的標的不確定,則抵押合同無法發生法律效力。抵押合同的標的可能則是指抵押當事人通過抵押合同設定的抵押權有可能實現。如果抵押權沒有實現的可能,則屬抵押合同的標的不可能。
質押與抵押其實都還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抵押一般是不轉移抵押物的占有,但是質押卻是轉移了占有的。從這點上來看,能夠被質押的物品范圍就會有限制了。而在進行質押的時候,當事人之間也需要簽訂合同,也就是我們說的質押合同,這類合同要想生效,不是雙方簽字就好了,還需要滿足上述的生效條件。
股權質押有期限嗎?出質期限的規定是怎樣的
質押合同的效力是什么
債權轉讓和權利質押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暴離婚財產分割
2021-01-25只有上市公司才有股票嗎
2020-12-13破壞軍婚罪有何規定
2021-02-07公司名稱被搶注商標使用可否起訴侵權
2021-02-07經濟犯會判死刑嗎
2021-03-06超出了借條的訴訟時效該該怎么做
2021-01-01贍養人的義務,贍養人應如何支付贍養費
2020-11-15拖欠農民工工資被警察帶走怎么處理
2021-01-16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同一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同時兼營財產和人身業務嗎
2021-02-13保險公司先行墊付流程
2021-01-31摩托車發生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0-11-17保險監管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0-12-25平安保險雇主責任保險
2021-01-11什么是單獨人壽保險?
2021-01-02承包合同書怎么寫
2021-02-01訂立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應當遵守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10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包與轉讓有哪些區別
2020-12-31土地轉讓模式
2021-03-11拆遷補償款屬于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