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一直是每個中國人成家以后必須面臨的問題。然而生活中也經常發生房屋合同欺詐現象。我們每個人在買房時候都應有防范意識,預防“悲劇”的發生。但如果還是遭到了其他人的欺詐,我們也不要自亂陣腳,這時候要學會用法律來維權,保護自己應有的權益。
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如有賣房的一方或者個人確實采用欺詐的方式對購買房屋的一方進行了非法詐騙,那么購買房屋的一方有權要求賣房的一方承擔他的經濟損失。可要求索賠的金額是買房者花費的房價的三倍。如果要求賠償的金額小于500元,則就按最低的500元進行賠償。如果法律還有其他的條款規定,就可以遵循其他的相關要求進行索賠。
都說金錢和健康生命比起來算是小事。那么如果賣房的一方或者個人在事先知道房屋具有欠缺或不夠完備的地方卻依舊向買房方售賣房屋,結果卻使買房者或者其他受到傷害的人失去生命或者十分嚴峻地影響到自身身體的健康,受到傷害的當事人可以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49或者51條等相關法律讓賣房的一方承擔自己的過錯,支付給受害人造成的損失,另外還可以申請懲罰性質的索賠賠償,金額在受到損失金額的兩倍以下。
合同詐騙最經常發生的有以下幾種情況:
(1)賣方通過一家”假“公司或者假名字(如使用別人的名字)和買方簽合同。
(2)用假的或者無效的發票或者產權證明來證明自己是房子的持有者。
(3)拿到買方錢財后“跑路”的。
(4)用其他新型手段作案的。
愿大家在房產交易中提高自己的保護意識,不貪小便宜,主動維權!
房產合同糾紛
消費者維權有哪些方式
購房合同欺詐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拆遷補償協議是否需要交印花稅
2021-02-16已經質押的股權還能做抵押嗎
2021-01-17老字號申請認定程序法律規定
2020-11-16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進行傷殘鑒定
2020-12-25廉租住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1二審先予執行費用
2020-12-27可以在停車位免費停車嗎
2021-01-29央行出新規,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支付業務受限
2021-01-15注冊倉單定義和流程是什么
2020-11-07因土地糾紛可以報警嗎
2021-01-30不動產登記公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什么
2021-03-05公司名稱變更影響公司認證嗎
2020-11-11競業限制的期限最長是多少?
2021-01-07公益性崗位提前多久提出離職
2021-01-31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如何理解
2021-02-05如何理解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1-23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如何認定
2021-01-25人身保險傷殘評定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30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保險公司定損不合理怎么辦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