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解除后是否賠償可得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九十七條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的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或者應當預見到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即合同解除后,當事人仍可要求賠償損失,損失包括可得利益,但有限制條件,即所要求的損失存在,與違約方的行為具有因果關系且不得超過義務人的預期。”
“可得利益的賠償不但必須而且可行。可得利益賠償的合理標準是:通過賠償使受害人處于合同已被適當履行的狀態。為此首先必須確定合同如能履行,非違約方所應該獲得的利益;其次,則要確定因為違約而造成違約方所處的現實利益狀態。二者之間的差距即為非違約方所遭受損失和可得利益損失,而賠償可得利益的極限就是合同如能履行時非違約方獲得的利益。確定可得利益賠償的范圍,必須根據上述標準,而不能以受害人在訂立合同之前的利益狀態為標準。如果僅僅確認后一種狀態,那么盡管受害人在訂立合同后為準備履行或作出履行所支付的代價獲得了補償,但其訂約所期待的利益并沒有實現。對于違約方來說,雖然作出了補償,但可通并未使其承擔不當得利的后果,在違約本身就是為了獲得比履行通獲得的更多的利益的情況下,此種賠償顯然對于違約方十分有利,其結果會誘發違約行為。所以,只有按照使受害人處于合同已被適當履行標準進行賠償,才能維護交易秩序,防止當事人隨意違約。除特定物買賣以外,此種賠償能夠實現當事人訂約所期待的全部利益。當然,在特殊情況下,如果非違約方所遭受的實際損失完全超過了可得利益的損失,應當按實際損失賠償。
二、賠償應當遵循以下規則
(1)合同法并不規定賠償受害人因從事一項不成功的交易所遭受的損失。
(2)損害賠償不包括非違約方所支付的不合理開支。至于什么是“合理開支”,則應根據交易習慣等標準綜合評判。
(3)損害賠償的主旨在于補償受害人的損失,但損失必須是實際遭受的損失。如果,要賠償利潤損失,則必須要有確鑿證據證明這些利潤是存在的或會發生的。尤其是在這些利潤的計算中應扣除必要的支付,也就是獲取這些利潤所必須支付的費用。所以可得利益是凈利,而不是毛利加上為獲取這些毛利所應支付的費用。
(4)損害賠償要適用損益相抵規則。比如因投資中斷使工程停工,減少材料費、勞務費等開支。這些由于違約而節省的費用必須從賠償額中扣除。
(5)損害賠償應扣除本來可以適當避免擴大的損失,但對于為減少損失而支出的費用則應予賠償。這些費用必須是合理的,比如安排一項替代性購買的開支。
(6)損害賠償不能以違約方因違約而得到的利益為標準來確定賠償額,不能判以懲罰性損害賠償。”
合同解除并不是說都需要賠償的,首先可以雙方先進行協商,只要協商可以達到共識,那么就是可以不用賠償,但是達不成共識,賠償就少不了。如果對方要求賠償的數額巨大不符合,那么當事人可以知道到人民法院進行起訴處理。
合同解除終止有什么區別
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有幾種
合同解除的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關系包括什么
2020-11-19訴訟費用交納標準是如何的
2020-12-08婚后買房登記在一方名下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21非親生子女離婚歸誰
2021-03-03怎么申請脫離親子關系,有哪些法律途徑
2021-01-05訂婚一個月可以退婚嗎
2021-01-04房產證是夫妻名字抵押貸款需要兩人簽字嗎
2021-01-13春季要如何購房
2021-01-02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可以遺贈嗎
2021-01-18試用期、服務期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3肇事司機死亡,可否要求其家屬賠償
2021-01-22人壽保險合同的條款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2-04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1-29怎樣適用保險合同中的不利解釋原則
2020-12-23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糾紛中的保險標的物所在地
2020-11-27我國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自殺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7保險公司不提供投保人簽名的保單承擔敗訴責任
2020-12-09保險理賠后還可以索要折舊費嗎
2021-01-09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七條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