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履行地和約定地不一致怎么辦?
合同履行地和約定地不一致按照合同的實際履行來確定管轄法院。合同履行地點就是合同按照約定或者實際實施的地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那么,要確定買賣合同的管轄,就應首先確定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
二、合同履行的確定規則是什么?
1、特征履行地規則
此規則以當事人履行合同特征義務的地點來確定合同履行地,是目前占主導地位的評判方式。在合同約定的眾多義務中,必有一個能反映該合同之本質特征的義務,只要是雙務合同,非給付金錢義務最能反映該合同的特征,因而一般認為以此為標準確定合同履行地是適當的。也就是說,任何一個雙務合同,非給付金錢義務是區別此合同與彼合同性質特征的標志點,且以該特征為依據確定合同履行地。
如買賣合同中一般認為其特征義務應是標的物的交付,即所有權的轉移,都以該特征義務履行地作為該合同的履行地,《適用意見》第19條、《合同法》第62條、第141條、96年最高法院《關于在確定經濟糾紛案件中如何確定購銷合同履行地的規定》等都對買賣合同履行地進行了界定。
加工承攬合同、財產租賃合同、補償貿易合同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等等,都是按照合同性質來確定履行地,而合同性質一般根據合同的名稱來確定,若名稱與合同中權利義務不一致的,應按合同中約定的權利義務的內容確定合同類型,再確定履行地問題。
2、實際履行地規則
合同履行地是指實際履行地、約定的履行地還是民法所規定的履行地,眾說分紜,理論與實踐也一直是各說各的理。
最高法院關于民訴法《適用意見》中第18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果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應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操作中又分幾種情況,合同有約定且實際履行地與約定一致的,按《適用意見》18條確定管轄,合同約定了履行地,但未實際履行,當事人一方或雙方住所地與合同約定的履行地一致的,原則上也可以適用18條規定,而如果合同約定了履行地,實際履行地與約定的不一致,或者沒有約定履行地卻又實際履行了,又或者既沒有約定,也沒有實際履行,如何確定案件的管轄,《適用意見》中就不甚明確了。
我們國家根據《合同法》當中明確的規定,合同在履行之前,一般情況下在簽訂合同的時候都會做出合同具體的履行地點的約定。如果是在沒有約定的情況,那么就按照實際履行的地點為準,或者是已經約定,但是兩者不一致也按照實際履行進行。
關于合同履行地的最新司法解釋
勞動合同履行地與用人單位注冊地不一致是否有影響
銷售人員勞動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官司律師費算誰的
2021-02-24債務人失蹤后怎么討回債務
2020-11-12成立公司是否需要實繳出資
2020-12-28翻墻上網是違法行為嗎
2021-02-17黨員受刑法處罰是否都要開除黨籍
2021-02-20夫妻離婚后房屋能否贈予對方
2021-02-16消費者用POS機刷卡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6分期付款買賣合同的適用情形
2021-02-16孩子需要請保姆,男方承擔一半保姆費嗎
2021-01-01如何繞開二手房中介陷阱
2020-11-08團體意外險期限是多久
2021-03-02意外險的理賠依據有哪些
2021-01-16法律規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保險法受益權是什么意思以及針對的對象
2020-12-01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有哪些基本程序
2021-02-24“忠誠”也可保險嗎
2021-03-05土地含有地上物可以出讓么
2020-11-08土地出讓金的適用范圍有哪些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