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交付地點為合同履行地嗎?
交付地點并不一定為合同履行地,具體情況如下:
1、購銷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對交貨地點有約定的,以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沒有約定的,依交貨方式確定合同履行地;采用送貨方式的,以貨物送達地為合同履行地;采用自提方式的,以提貨地為合同履行地;代辦托運或按木材、煤炭送貨辦法送貨的,以貨物發運地為合同履行地。購銷合同的實際履行地點與合同中約定的交貨地點不一致的,以實際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2、加工承攬合同,以加工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對履行地有約定的除外。
3、財產租賃合同、融資租賃合同以租賃物使用地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對履行地有約定的除外。
4、補償貿易合同,以接受投資一方主要義務履行地為合同履行地。
二、法律依據
《合同法》中關于買賣合同履行地的規定主要見于《合同法》第61、62、141條。其中,第61、62條是總則中的規定,第141條是分則中的規定:
第61條規定:“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第141條規定:“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的地點交付標的物。當事人沒有約定交付地點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標的物需要運輸的,出賣人應當將標的物交付給第一承運人以運交給買受人;
(二)標的物不需要運輸,出賣人和買受人訂立合同時知道標的物在某一地點的,出賣人應當在該地點交付標的物;不知道標的物在某一地點的,應當在出賣人訂立合同時的營業地交付標的物。
對于合同履行地點的認定,需要由雙方協商后達成一致意見,并且以條款的形式寫入合同,后期雙方都應當嚴格按照合同的內容來進行合法的認定并履行法律義務,但如果對相關情況有異議的,可以協商更改或者起訴處理。
關于合同履行地的最新司法解釋
勞動合同履行地申請仲裁可以嗎?
勞動合同履行地與用人單位注冊地不一致是否有影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切單位和個人有哪些保護環境的義務
2020-12-17女職工孕期可以安排出差嗎
2021-03-10調整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的程序
2021-01-13分期付款逾期不還,被起訴后需注意什么
2021-03-06定金、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三者之間的關系
2020-11-24如何確定交通事故受訴法院
2021-02-04哪些人能享有探望權,探望權有哪些內容
2021-01-08競業協議補償金標準
2020-12-01建筑工程補充合同與主合同結算單價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1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需要哪些
2021-01-09見 證 書(處理公民財產事宜)
2021-02-23對于未約定補償金的競業禁止協議有效嗎
2021-03-23競業限制期間可否申請專利
2020-12-30員工勞動關系轉移有補償金嗎
2021-01-14公司辭退懷孕職工如何處理
2020-12-11拖欠農民工工資之后的經濟怎么補償
2020-11-15人保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3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保險公司監督檢查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2021-01-23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