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借款甚至是欠債不還在現今社會屢見不鮮,公司為此頭疼不已,已成為困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發展的“老大難”問題了。那么公司債務催收有什么技巧呢?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請閱讀下面的文章進行了解。
公司債務催收技巧
之防備篇
為防止今后可能發生催債不能或者討債困難的情形,企業在與客戶簽訂購銷合同之時及債務清償期限屆至之前這段時間,應該為債務追討做好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
一是交易必須采用書面形式。可以是合同、契約、收據等形式,并加蓋客戶單位的合同專用章。而不能是簡化或者隨意的雙方口頭約定形式,而且在合同或收據上簽章的也不能僅僅是經手人的私章,一定得是客戶單位的合同專用公章。以防止客戶以該經手人早已離開本單位或者不能代表本單位進行推脫或抵賴。
二是明確規定清償貨款條件及日期。為預防客戶拖欠貨款,在交易當時就要明確規定交易條件,尤其對收款日期要作明確的硬性規定。而不能在購銷合同或收據上寫有“售完后付款”、“ ×月份以后付款”等字樣,因為客戶如果信用較差,那么,只要他還有一件貨物沒有售罄,他就可以名正言順地不付貨款,而且,時間上的模糊也為客戶拖欠貨款留下扯皮的口實。
三是建立誠信合作的交往基礎。純粹的討債者是不可能與客戶合作成功的。在與客戶平時的交往中,要加強對業務人員的管理和教育,畢竟,業務人員的言行關系到企業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代表了企業的形象,所以,要教育業務人員養成“說到做到”的好習慣,也要讓對方感受到“我決不食言,你也應該說話算數”的合作前提。雖然交往時的動機不一定完全是為了貨款,但當真正涉及到收款時,對客戶就是一種無形的壓力。反之,如果一些企業的業務人員自己經常食言,那么客戶也會用勢利的方式來對待你。
四是持續關注客戶的生產經營狀況。交易達成之后,要經常觀察客戶的經營狀況,及時察覺其異動并作出有效應對。如果客戶出現進貨額突然減少、處理并不滯銷的庫存商品、拖延付款、單位員工辭職者突然增多、老板插手毫不相干的事業或整天沉溺于聲色之中、客戶單位附近的房子上用紅漆寫下了“拆遷”字樣等等異常情況,要立刻結賬,防止客戶不知去向。
五是加強與客戶及其財務人員的平時聯系。平時要經常關心客戶,在他們需要幫助之時,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以建立良好的交往關系,不要等到收款時,才想起他們。同時,要與客戶的財務人員搞好關系,經常送他們一些禮品。雖然他們可能對你的銷量影響不大,但如果你能像關注客戶的業務經理那樣關注他們的財務主管,那么,這種效果往往在關鍵的時刻就能呈現出來。
【以案說法】
購貨方能否以銷售方不開發票為由拒付貨款?
案情:章江市某公司向李某購買造紙原料,合計結欠貨款5萬元,經催討一直不還,李某遂將其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償還所欠貨款5萬元。
庭審中,被告以原告未開具購貨發票為由,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拒付貨款。并辯稱欠款5萬元是事實,原告應向被告補足稅務機關認可的銷售發票或賠償因此造成的損失后,被告才歸還尚欠貨款。
人民法院最終審理認定:章江市某公司向李某購買造紙原料,尚欠5萬元,事實清楚,應負清償責任,其以原告未開具銷售發票為由拒付貨款進行抗辯的理由不能成立。被告要求原告開具有關銷售發票依法應予支持,但應就此提起反訴或另案提起訴訟,由法院依法裁判。
點評:本案最主要的爭議焦點是關于同時履行抗辯權的行使問題,即章江市某公司能否以李某未開具銷售發票為由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拒付貨款?
同時履行抗辯權是指一方未按合同約定先履行義務,對方有暫停自己履行合同義務的保留性權利。我國合同法第六十六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本案中,雙方當事人之間具有對價或牽連關系的債務應該是李某對被告的貨物供給義務以及章江市某公司向原告李某支付相應貨款的義務。而原告向被告開具銷售發票的義務只能是買賣合同中的一個附隨義務,與被告向原告支付貨款這一義務并不能構成相應的對價、牽連關系。所以,在李某已經履行了向章江市某公司提供約定貨物這一主要義務后,被告即應當向原告支付貨款,而不能以原告單純違反出具發票這一附隨義務為由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拒付貨款。
當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在買賣交易中出賣方有開具發票的義務,但如果出賣方不履行該項義務時則應由買受方(債務人)獨立訴請履行,而不應在出賣方主張債權時,以對方未開具發票為由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拒付貨款。為此,章江市某公司只能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向李某提起反訴或另案提起訴訟,獨立訴請原告開具發票。
【熱點評析】
13省份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江西幅度最高
摘要:4月以來,上海、山西等地先后上調最低工資標準。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3省市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其中,上海市以1620元/月領跑全國,江西省上調幅度最高,達到41.4%。
□原文:日前,上海、廣東、天津、浙江、北京、山東、山西、河南、江西、廣西、甘肅、陜西、貴州等13個省(區、市)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其中,上海市以1620元 /月領跑全國,刷新了今年3月廣東深圳1600元/月新標準的紀錄。漲幅最高的是江西省,達到41.4%,明顯高于其他省份。整體來看,各地調整后的最低工資標準均在千元以上,平均漲幅為16.9%。
去年全國24個省份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平均提高22%。國務院去年批轉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制定的《促進就業規劃(2011—2015年)》明確,我國將深入推進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2011年到2015年,最低工資標準年均增長率要大于13%。
4月1日,多地最低工資“漲”聲一片。上海月最低工資標準從1450元調整為1620元。山西省月最低標準分為4檔,最高檔由1125元提高到1290元。甘肅省一類地區標準從980元提高到1200元。江西省一類區域最低工資標準也達到1230元。
□解讀:此前,北京、浙江、河南、陜西、貴州等5省市已于2013年1月1日起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今后,各地的最低工資標準有望繼續看漲。今年,國務院批轉的《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也提出,到2015年,絕大多數地區最低工資標準達到當地城鎮從業人員平均工資的40%以上,與國際標準接軌。
所以,根據我國“小康社會”發展規劃,“十二五”期間一直到2020年,“限高、穩中、調低”的收入政策將成為常態,有關專家也指出,應按照《最低工資規定》要求,最低工資標準每兩年調整一次,而這也給企業用工標準和薪酬制度帶來了挑戰。
【新規速遞】
2013年3月18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等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嚴禁中央和國家機關使用“特供”“專供”等標識的通知》,規定“嚴禁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及所屬行政事業單位使用、自行或授權制售冠以‘特供’、‘專供’等標識的物品”。
“嚴格對涉及‘特供’、‘專供’等標識行為的責任追究。對使用涉及‘特供’、‘專供’等標識物品的單位,由相關職能部門或其上級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通報批評。對自行或授權生產銷售涉及‘特供’、‘專供’等標識物品、牟取不當利益的單位,由有關部門依法依紀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處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希望以上內容能夠幫助到您。
:
如何向空殼公司追討欠款
如何追討公司債務
公司如何追討欠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夜間施工擾民有賠償嗎
2020-11-28公安偵查階段有幾個月
2021-01-20股權轉讓變更需要實名認證嗎
2021-03-14反擔保解除時間法律規定
2020-12-30撤銷訴訟保全申請書格式
2021-03-24仲裁和訴訟解決民事糾紛有哪些方式
2021-01-28工程款的支付流程
2020-12-24掛靠企業違法的責任承擔
2020-12-10買房注意購房合同的九個看點
2020-11-27企業辭退員工需謹慎 違法辭退需賠償- 溫明律師
2020-12-27勞務外包的好處
2020-11-21人壽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1-02-23人身保險不予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6高空拋物砸破天窗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31自殺是否可以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21機動車保險條款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3-13保險公司業務人員以及代理人欺詐表現
2021-03-18保險合同包含的三種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0-12-05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0-11-23受害者加強險的拒賠情況有哪些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