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定送達后犯罪是否數罪并罰
案例
罪犯盧某,2002年因犯強奸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九年,2004年被減刑一年,2009年2月24日再次經法院裁定減刑十一個月,至3月14日刑滿釋放。裁定送達后的3月6日晚11時許,盧某上廁所途中,與醫院監區服刑罪犯許某相遇,二人發生言語沖突,盧某猛擊許頭、面部,致使許右側鼻骨及鼻中隔骨折、左側上軟骨額突骨折,經鑒定構成輕傷。
案件分歧
案件發生后,對盧某第二次被減刑的裁定是撤銷還是維持,意見不一。第一種意見認為,法院依據監獄的減刑建議及報送的證據材料,經審理作出減刑裁定,裁定本身并無不當,且已送達,應當維護;罪犯重新犯罪,依法懲處即可,無需撤銷原減刑裁定。第二種意見認為,再次為罪犯盧某減刑的裁定雖已送達,但正處在檢察機關審查期間,重新犯罪,說明其不思悔改,應撤銷減刑裁定,根據所犯新罪數罪并罰。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首先,盧某重新犯罪是對“悔改表現”的徹底否定。“確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現”是裁定減刑的基礎條件。盧某在服刑期間因生活瑣事傷害他人,可見其缺乏悔罪改過的誠意,表面接受改造具有虛偽性,所謂的“悔改表現”被重新犯罪的行為徹底否定。
其次,對“裁定不當”應作廣義的理解。對于人民法院減刑、假釋的“裁定不當”,也應作廣義的理解。裁定中認定事實、適用法律以及程序方面存在問題屬不當,文印及時間計算方面有重要錯誤屬不當,依據監獄的錯誤呈報所作的裁定屬不當,減刑獎勵與懲罰和改造罪犯的目的相背離也應屬不當。衡量對一個罪犯的減刑裁定是否“適當”,應堅持以事實為根據的刑法原則,看悔改表現是否確實,本案中若法院撤銷對盧某的減刑裁定,不是糾正法院裁定工作自身的錯誤,而是對罪犯盧某的行為重新作出恰當的評價
再次,正確理解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審查權。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四條規定:“人民檢察院認為人民法院減刑、假釋的裁定不當,應當在收到裁定書副本后二十日以內,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糾正意見。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糾正意見后一個月以內重新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作出最終裁定。”人民法院作出的減刑、假釋裁定,關系到刑罰執行的變更,既解決實體問題,又解決程序問題,法律賦予檢察機關二十天的審查時間,應同刑事訴訟法對法院判決、裁定的上訴、抗訴期限規定作同樣的理解。期限屆滿,檢察機關未提出書面糾正意見的,減刑、假釋裁定才發生法律效力。檢察機關對法院減刑、假釋裁定的審查,是刑罰變更執行的必經程序,又是一種“救濟程序”,對保證刑罰變更執行的順利進行具有重要意義。它的重要作用在于,既可以預防對罪犯的超期關押,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又可以盡量減少發生人民檢察院通過事后監督,糾正不當的減刑、假釋裁定后,司法機關再把已經放出監獄的罪犯重新收監的情況,最大限度地節約訴訟成本;還可進一步考察罪犯是否確有悔改表現,改造成果有無反復。
最后,盧某的行為造成了輕傷后果,理應以傷害罪追究刑事責任。然而,僅對盧某所犯新罪進行刑事追究,有失公允。當然,對于減刑裁定送達后有違紀、違規不構成犯罪的情況,則不一定就要撤銷減刑,應視情況區別對待。
綜上,對減刑裁定送達后二十天內,無違法、違紀的,所裁定減去的刑期不再執行;若違反法律規定,情節輕微者,由監獄給予批評教育;情節嚴重者,應撤銷減刑裁定,執行原判刑期;構成新的犯罪者,應撤銷減刑裁定,數罪并罰,將原罪余刑與新罪所判刑罰,合并執行。本案罪犯盧某重新犯罪,發生在減刑裁定書送達后的第十天,在服刑罪犯中產生強烈反響。為了達到懲戒和教育的目的,提高對罪犯的改造質量,法院應撤銷2009年2月對罪犯盧某的減刑裁定,將其所犯新罪判處的刑罰與原罪余刑合并執行。
如果讀者有涉及到法律的問題需要援助的,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咨詢,我們有專業的律師團隊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意外失火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08家庭冷暴力的類型
2021-01-22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生效嗎
2020-11-24電梯事故死人構成犯罪嗎
2020-12-14如何選擇合適的中介,選擇房屋中介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31如何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2-22被公司辭退賠償需要什么證據
2021-01-12壽險中的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呢
2021-03-05人身保險合同終止條件是什么
2021-01-02原保險合同成本如何確認
2020-12-23什么是保險合同的本質特征
2020-11-14人身保險合同概念特征是什么
2020-11-15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期限屆滿
2020-12-06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2-15保險費的征集方式有哪些
2020-12-30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0-12-25土地承包經營權包括哪些
2020-12-31承包土地需要知道哪些法律內容
2020-12-25荒山承包協議怎么寫
2020-12-26戶口已經遷入城市,宅基地會收回嗎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