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命令已經簽發時在哪些情形下應當停止執行
執行死刑命令應當由最高人民法院或者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簽發,然后由高級人民法院交付原審人民法院執行。原審人民法院接到執行死刑命令后應當在7日內交付執行。但是,原審人民法院在執行死刑之前如果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停止執行死刑,并且立即報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1、在執行前發現判決可能有錯誤的。
2、在執行前罪犯揭發重大犯罪事實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現,可能需要改判的。
3、罪犯正在懷孕。
核準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或者高級人民法院接到停止執行死刑的報告后,應當認真進行審查核實,經審查后可以根據不同情況作出如下處理辦法:一是進行改判。人民法院認為判決確實有錯誤,或者罪犯確實揭發了重大犯罪事實,或者確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按照死刑復核程序予以改判;對正在懷孕的犯罪分子也應當予以改判。這樣,原來的死刑判決就不再執行了。二是恢復死刑的執行。人民法院確認原判決沒有錯誤;或者確認罪犯檢舉揭發重大的犯罪事實等情況不屬實;或者罪犯雖有揭發犯罪事實等立功表現,但不需要改判,仍然應當執行死刑的。對這種情況,必須由原核準死刑的人民法院院長再次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恢復死刑的執行。
執行死刑時,負責指揮執行的審判人員,對罪犯應當驗明正身,即應當查驗清楚將要交付執行的罪犯確系被判處死刑者本人。為此,不僅應認真核對罪犯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職業和住址等,還要核對其犯罪事實,同時還需訊問其有無遺言、信札,然后交付執行人員執行死刑。
嚴格死刑審判程序、核準程序和執行程序,是對生健康權的尊重,也是對人權的保護。死刑制度在國際上本就是備受爭議的一項刑罰制度,我國至今保留也是在充分考慮國情與我國司法體系的情況下,因此就得不斷完善死刑制度,避免不可挽回的冤假錯案。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異地羈押逃犯怎么計算拘留時間
2021-01-11職工隱瞞病情入職,單位是否有權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5怎么確定選票是否有效
2021-01-31小股東沒有權力提起股東代表訴訟嗎
2021-01-11有限合伙持有的股票能否質押
2021-01-07欠條沒有手印生效嗎
2021-01-02交通事故被起訴了該如何應訴
2020-12-10涉外企業能否作為合同主體
2021-03-04擔保合同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1-03-16裝修事故免責合同是否能夠免責
2020-11-09哪些證據需要保全
2020-11-27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房地產中介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09員工涉嫌刑事責任怎么處理,單位是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7人壽保險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未到期保險離婚如何分割
2021-02-03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3-09國內運輸保險的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1-08車上責任險怎樣投保
2021-02-03汽車投保的技巧
2021-02-14保價運輸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