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債權人代位起訴與當事人適格理論
債權人代位起訴,是一種法定的訴訟擔當,債權人所享有的訴訟實施權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規定。那么,從訴訟理論上來講,債權人之訴訟實施權的基礎是什么?或者說債權人之當事人適格的理論依據是什么呢?傳統的訴訟理論一般認為,訴訟實施權的基礎是當事人對作為訴訟標的的法律關系所具有的管理權或處分權,或稱管理處分權。但管理權理論并不適用于確認之訴,對形成之訴也難以作出完滿的解釋。因而,將管理權作為訴訟實施權的基礎并不能普遍地適用于各種類型的訴訟。所以,有學者提出管理權并非是訴訟實施權的直接基礎,訴訟實施權的直接基礎是主體的“訴的利益”。對于代位權訴訟而言,筆者認為,以“訴的利益”作為債權人訴訟實施權的基礎較之管理權處分說更為妥當。理由在于,之所以承認債權人可以向次債務人直接提起訴訟,并不是因為債權人對代位債權有管理處分權,而是因為如果不承認債權人可以向次債務人直接起訴,則債權人的權益就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因而在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債權并給債權人造成損害時,債權人與次債務人之間就存在一種“訴的利益”,這種“訴的利益”經法律所明確規定即成為法定的訴的利益。正是由于這種法定的訴的利益的存在,債權人才相應地具有訴訟實施權,故而能以次債務人為被告提起代位權訴訟。
(二)代位權訴訟中債務人之訴訟地位
《合同法》頒布之后,大陸地區的學者們對代位權訴訟中債務人的訴訟地位問題也進行了廣泛的討論。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1)應將債務人列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2)債務人可以作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3)應當將債務人列為共同原告。(4)在代位權訴訟中,債務人只能充當證人。(5)債務人在代位權訴訟中的地位可因案而異,但并非當然的訴訟法律關系主體。債務人如果參加訴訟,其訴訟地位可能包括以下情形:A、為原告;B、為被告;C、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D、為證人。(6)應當具體案件具體分析,區別不同案情,確立債務人在代位權訴訟中的地位。包括以下幾種情形:A、應當列債務人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B、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可以作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C、列債權人、債務人為共同原告;D、充當證人。《合同法解釋》第16條第一款則規定:“債權人以次債務人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代位權訴訟,未將債務人列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債務人為第三人。”
(三)多數債權人之代位權訴訟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體戶自己刻章犯法嗎
2021-03-11股權轉讓協議無效怎么處理
2021-02-21交通運輸工具是否可以質押
2020-12-09車禍私了要去交警隊簽什么協議
2020-12-22被煙花爆竹炸傷怎么賠償
2021-02-08拆遷款支票拿到怎么給錢
2021-02-20強制執行公證
2020-12-24違反買賣合同效力當事人怎么認定
2021-02-28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否存在未遂狀態
2020-12-29勞動合同不變更要賠償嗎
2020-11-09錄用通知能否撤回
2021-03-17應該如何挑選房屋中介
2020-11-26競業限制是先仲裁還是先起訴
2021-03-22轉正后可以被辭退嗎
2021-03-12丈夫不工作掙錢能訴訟離婚嗎
2021-03-25什么情況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1-02-12剎車失靈乘車人跳車受傷交強險怎么賠償
2021-03-03公務員被辭退是否可以領失業保險金
2021-01-19保險合同期限屆滿或履行完畢是指什么
2021-03-24管理保險代理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