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訴訟程序、用法律武器追債,是企業和個人不得已的選擇,能夠防患于未然才是規避追債風險的最高境界。“首先是要對商業風險有足夠的認識,實現對對方的執行能力進行調查。”
發生經濟聯系前,了解對方企業的資信是最基本的工作。對于企業來說,先調查對方的工商登記資料。在查工商登記資料時,有些工商局不僅提供簡單的注冊資料,有時還會提供該企業詳細的年審及企業變更資料,這些資料是了解企業資信的重要渠道,只有結合這些資料對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全面了解,才能真正了解企業的資信。
第二招:面對欠債果斷出擊
“進入市場經濟,發生經濟糾紛在所難免,但一旦發生,就要果斷出擊。”張律師認為,如果是因為欠債發生糾紛,必須態度堅決地采取法律行動解決,不要因為數額少,對方口頭承諾而一拖再拖,中了對方的“緩兵之計”,等對方轉移資產,再采取法律行動已是無濟于事。很多貨款糾紛案件,最終無法追回貨款都是由于當事人“姑息養奸”造成的。到法院起訴前,向對方發律師函,給對方法律的震懾,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也是可以考慮的方法。
第三招:起訴前申請凍結對方資產
到法院起訴,訴訟費由敗訴一方承擔,但原告要先墊付。法院判決勝訴后,有時由于欠債人沒有可執行財產,可能會出現贏了官司輸了錢的現象。起訴時,就先采取訴前保全措施,申請法院快速查封、凍結欠債人的資產,也可以把這一點理解為將勝訴款項最終執行到位第一步。同時需注意的是,根據法律規定,當事人必須在申請訴前保全15日內提起訴訟,否則訴前保全將無效。
第四招:合同約定仲裁節約時間
立完案,法院查封對方財產后,企業應充分準備材料,積極應訴,使判決能盡可能地保護債權人的合法利益,只有證據充足,法院才能支持債權人的訴訟請求。訴訟階段,按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一審一般是6個月,二審是3個月,兩審終審。利用審限轉移資產、拖延時間是債務人逃避債務的慣常手法。這對一些急于要錢的當事人來說是比較難受的。
面對法院時效上的問題,一些對現金流動要求比較高的當事人也可在最初簽合同時與對方約定發生問題時通過仲裁解決,明確約定仲裁地點及仲裁庭,仲裁一裁生效便可以申請執行,不需要經過二審,如此,可滿足時間快捷的要求。
第五招:注意申請強制執行時效
“如果超過法定期限不申請執行,就喪失了強制執行申請權。”兩位法官都認為,申請強制執行的時效問題必須引起申請執行人的重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調解被告不到場怎么辦
2020-12-24掛水過敏醫院要負責嗎
2021-01-18人身損害賠償協議書范本
2021-02-15財務糾紛擔保連帶責任
2021-03-01交通事故訴訟擔保人是律師嗎
2021-01-02普通合伙人轉讓公司份額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31如何理解婚前財產的自然增值
2021-01-26父母包辦婚姻不想辦婚禮合法嗎
2021-03-21二手房過戶后抵押擔保需要多久
2021-01-28八級傷殘是什么待遇
2020-12-07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不能終止
2020-11-18暑期工7天試用期無工資合法嗎
2021-02-06接=解除合同后工資怎么補償
2021-01-28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勞動爭議管轄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1產品責任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5保險合同是不是有條件的單務合同
2020-12-14比例再保險經營方面的條款有什么
2021-03-07離婚給孩子交的保險能分割嗎
2021-03-25在網上購買保險時,如何防范風險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