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制度對司法警察的適用是怎樣的
回避制度是為了保證案件的公正審判,而要求與案件有一定利害關系的審判人員或其他有關人員,不得參與本案的審理活動或訴訟活動的審判制度,是現(xiàn)代各國訴訟法普遍確立的一項訴訟制度。西方傳統(tǒng)的訴訟理論中有一項著名的“自然公正”原則,即要求任何人不得擔任自己為當事人的案件的裁判者,否則由其主持進行的訴訟活動不具有法律效力。根據(jù)西方國家的訴訟理論,回避制度的建立,旨在確保審判人員或其他人員在訴訟中保持中立無偏的地位,使當事人受到公正的對待,尤其是獲得公正審判的機會,避免案件錯判、誤判的發(fā)生。
可作為審判人員或其他人員回避根據(jù)的情形主要是他們與案件或當事人有某種利害關系或其他關系,以至于難以使案件得到公正的處理,為了使這一抽象的根據(jù)具有可操作性,我國的訴訟法明確設定了若干個符合這一根據(jù)的事實情境,使其成為回避的法定理由。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9條對審判人員回避的情形作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回避:(一)未經批準,私下會見本案一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的;(二)為本案當事人推薦、介紹代理人、辯護人或者為律師、其他人員辦理該案件的;(三)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財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報銷費用的;(四)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宴請,或者參加由其支付費用的各項活動的;(五)向本案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訊工具或者其他物品,或者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購買商品、裝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給予的好處的。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總結的相關內容,如果對本文章還有什么不能夠理解的,可以通過律霸網找律師進行咨詢指導,他們能夠直接的告訴你的答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婚姻法司法解釋
2021-03-26單獨保證與共同保證的責任承擔有什么不同
2021-03-08房地產抵押登記的程序
2021-01-21非法占地如何處罰
2021-02-10集體組織所有權有哪些
2021-01-11勞動者未提前30天通知離職合法嗎
2020-12-21發(fā)生勞動爭議的公司注銷會造成訴訟變化嗎
2021-03-16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應怎樣賠償
2021-01-05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4車禍傷殘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1-12允許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有哪些好處
2021-01-29保險法解釋二
2020-12-26年輕人如何購買保險大有講究
2021-03-21買了保險之后可以退保嗎
2021-03-05對拆遷補償方案的復議怎么提出
2020-12-19營業(yè)房拆遷按照普通住宅補償合理嗎
2020-12-01企業(yè)停產后遇到拆遷的損失計算方式
2021-01-15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31杭州拆遷安置政策是怎樣的
2020-12-17房屋征收時,所有權人不在本地,怎么辦
2020-11-15